培养团结友善的途径和方法?

如题所述

一、引导孩子学会合群
尽管国家允许生二胎了,但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家里还是一个孩子,没有年龄相近的小伙伴,容易使他们性格孤独、不善于和人交往,不够合群。这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也十分不利的。

因而应引导和鼓励孩子走出家庭小天地,和邻居家的小朋友、亲戚家的小朋友、游乐场的小朋友结为好友。吃东西时要启发孩子分给身边的好朋友;孩子玩耍时,要让把孩子把自己的画本或玩具也拿出来给小伙伴一块看、一块玩。

为了让孩子玩的有趣味,要孩子们自己互相商量,规划、安排和组织他们的活动游戏,这样既培养了他们尊重别人的品德,又培养了孩子们友爱互助的精神。孩子在活动中,学会了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一起快乐成长的乐趣,体会到了团结友爱的作用,慢慢就越来越合群了。

二、引导孩子学会退让
在大人的世界里,也讲“退一不海阔天空。”小孩子在玩耍时,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这时要教育孩子学会退让。一个人有原则的退让,就会照顾到别人的利益,就会得到更多的朋友,也会得到别人的赞许。若时一点亏都不想吃,动不动争吵不休,甚至动手打架,就会打掉团结,打掉友爱。

生活中往往碰到孩子被抓或被打的情况,家长大多主张自家孩子及时地“打回去”,以免给对方“惯毛病”。我还是主张通过家长或老师等第三方的协调,得到“和平”解决。因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是针对敌人的。小朋友之间也属“人民内部矛盾”。当然,退让不是无原则的忍让,我们还是要跟家长说。对率先动手的小朋友,还是要给予必要的惩戒。如果是咱家的孩子打了别人家的孩子,咱一定得领上孩子,给人家道歉。不管啥理由,打人是不对的。这点家长一定要重视,现在是法治社会,不是“锤头子赛知县”的时代,孩子如果打人打顺手了,将来后患无穷。网络上,电视上一个个校园欺凌事件,就是给我们一次次敲响的警钟。以下是央视12台《法治在线》曾公布的一个数据,是多么的触目惊心,我们还能对小孩子从小动武坐视不管吗?还能让自家孩子一味地做个“强者”吗?

最高人民检察院2019年5月发布数据显示,一年间,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校园欺凌犯罪案件3400余人,起诉5700余人。

三、引导孩子学会热情
富有热情的孩子,容易养成关心人、帮助人、团结人的好品德。一个热情的孩子,精神饱满,生活充满生机,常给人以阳光的感觉;一个冷淡的孩子,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待人自然冷若冰霜,很难团结友爱。

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热情的人,父母应该注意这三点:第一,教会孩子热情待客。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给客人拿水果,递茶杯。要提醒孩子拿出最好吃的水果,拿出最好玩的玩具招待小朋友。客人走时,要起身相送,别忘了让孩子给小朋友也说声“再见”。第二,培养孩子的礼让精神。礼让也是一种热情的表现。比如,水果不 够时,主动把水果让给客人;学孔融,把大水果让给哥哥或姐姐。第三,不要过多指责孩子的幼稚行为。有些孩子本来是热情的,由于孩子年龄小,把握不了分寸,显得过分热情,常遭父母指责和挖苦,以致使孩子渐渐失去了热情。

四、引导孩子学会开朗
开朗的孩子情绪乐观,爱好广泛,容易和小伙伴友好相处。

因此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这就要求父母注意几点:第一,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更不能拿孩子出气,否则,孩子会觉得家庭没有温暖,产生心理压力:第二,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过高容易使孩子过早背上思想包袱,形成压抑心理;第三,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主动性,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第四,多带孩子投身大自然,陶冶孩子的性情,是他们成为心情舒畅,心胸开阔的人。

要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能团结友爱的人,我们除了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外,家长还要注意以身作则,要注意给孩子讲团结友爱的故事,要注意和幼儿园或学校形成合力……总之要让团结友爱的甘泉滋养孩子的心灵,从小养成孩子团结友爱的意识和习惯,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善于团结别人,善于理解别人,善于交往合作的人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1
一、 团队精神培养取决于团队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作为团队的组织者,首先要健全一种有效监督和约束机制,营造一种团结干事的工作氛围。工作默契,干部职工“心有灵犀一点通”;其次,消除不必要的工作界限。培养干部职工整体配合的协作精神,形成“分工不分家”,“互相支持和努力”的工作习惯;再次,相信每一位成员。让每位成员都能拥有自我发挥的空间,但要破除个人主义,唯我才行、夜郎自大的傲慢心理,把团队成员的力量凝聚到同心协力的行动上和甘苦荣辱的感受上,树立团队集体主义观念;第三,尊重每一位成员。让每一位成员都学会包容、欣赏、尊重其他成员的个别差异性,使全体员工产生团结感,树立共同目标,共创未来。今年开始,临沧地区宣传意识形态各部门开展的“学习型队伍、服务型机关、创新型班子”创建活动,所培养的就是一种团队力量和团队精神,旨在提高宣传思想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二、团队精神的培养取决于组成团队每一个成员

作为团队成员,要培养团队精神。必须注重以下能力和品质的培养。

(一)、培养表达与沟通的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你做出了多么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不能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比如公务员考试录用面试时,每个人的时间也就10分钟,如果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好好推销自我,可能就与一个好机会擦肩而过了。“行胜于言”,主要是强调做人应该多做少说。但现代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好想法、好建议要尽快让别人了解、让上级采纳,为团队作贡献。所以要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表达能力,积极表达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意见,并掌握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艺术。

(二)、培养主动做事的品格。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渴望,但是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靠努力做出来的。任何一个单位都不喜欢只知道听差的人,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应该主动去了解社会需要我们做什么,自己想要做什么,然后进行周密规划,并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三)、培养敬业的品格。几乎所有的团队都要求成员具有敬业的品质。有敬业精神,才能把团队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有责任心,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个人的命运是与所在的团队、集体联在一起的。要有意识地多参与集体活动,并且想方设法认真完成好个人承担的任务,养成不论学习还是干什么事都认真对待的好习惯。有才能但不敬业的人,想用也没人敢用。

(四)、培养宽容与合作的品质。今天的事业是集体的事业,今天的竞争是集体的竞争,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体现。成功的潜在危机是忽视了与人合作或不会与人合作。有些人的动手能力强,点子也不错,但当他的想法与别人的不一致时,就是固执己见,不知如何求同存异;有的团队成员谈到自己的同事时,对同事很挑剔,缺乏客观看待事情的品质;有的团队成员,在家里都是被照顾、被包容的珍宝,特别有一些家庭环境比较好的,由于有优越感,更不容易做到宽容待人和与人合作;有的团队成员家庭有问题,对周围的人缺少信任,使人无法与其沟通、合作;有的团队成员,在团队中是业务骨干、技术能手,而高高在上,对其他成员不屑一顾,不懂得尊重和迁就别人。实际上,团队中的每个人各有长处和不足,关键是成员之间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能够在平常之中发现对方的美,而不是挑他的毛病,培养自己求同存异的素质,对培养团队精神尤其重要。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与人相处的心态,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不仅是培养团队精神的需要,而且也是获得人生快乐的重要方面。

(五)、培养全局意识、大局观念。团队精神不反对个性张扬,但个性必须与团队的行动一致,要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考虑团队的需要。团队成员要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配合,为集体的目标而共同努力。曾经有这样两个大学生:他们共同承担一个项目,但各有分工。其中一位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了技术上的难题,此时他只会自己冥思苦想乱翻书,却不屑于向坐在旁边的高手教。而这位高手此时不是把他当做是共荣共辱的合作伙伴,而是坐在旁边等着看笑话。他们共同承担的项目其结果可想而知这是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所以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全局观念极为重要。比如要建设一个优秀班组,就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不关注别人的感受。要建设一个优秀部门,每个人就不能借口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而不参与集体组织的活动。否则,将会像一盘散沙,优秀集体难以形成,自己也很难从中受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