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炽灯的发光原理

如题所述

白炽灯是由发光用的金属钨丝、与外界电源相通的电极,尾部的密封部分组成。
一般将灯泡里面抽成真空或充入其它惰性气体,利用钨的熔点高的特点,将其制造成丝状,通入电流后,钨丝便发光,并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
在使用白炽灯时,注意不要去处接触灯泡,
第一,灯泡表面温度很高,容易烫着手。
第二,灯泡在工作时,钨丝在很高的温度下变软,如果晃动灯泡,容易使灯泡损坏。白炽灯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以提供照明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电流通过灯丝(钨丝,熔点达3000多摄氏度)时产生热量,螺旋状的灯丝不断将热量聚集,使得灯丝的温度达2000摄氏度以上,灯丝在处于白炽状态时,就象烧红了的铁能发光一样而发出光来。灯丝的温度越高,发出的光就越亮。故称之为白炽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4
白炽灯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以提供照明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电流通过灯丝(钨丝,熔点达3000多摄氏度)时产生热量,螺旋状的灯丝不断将热量聚集,使得灯丝的温度达2000摄氏度以上,灯丝在处于白炽状态时,就象烧红了的铁能发光一样而发出光来。灯丝的温度越高,发出的光就越亮。故称之为白炽灯。
第2个回答  2020-04-25
电流的热效应,当通过灯丝的电流使灯丝达到白炽状态时白炽灯便发光了,白炽灯的名称即来自与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