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发源于四川北部山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
江水奔腾而下,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发洪灾,而当洪水退去后,留下沙石千里毁坏了良田。
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
李冰率领蜀地人民(包括他的儿子)修建了庞大的
都江堰水利工程。工程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利用岷江的水脉水势,实现了无坝引水、防沙泄洪、多级分流、自流灌溉,不仅消除了水患,而且变害为利,使
川西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灌区,成就了著名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系统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上世纪末,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都江堰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这三大主体工程构成,实现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飞沙堰)和自动控制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
鱼嘴:因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一分为二,成为内江和外江。外江是岷江主流,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作用是分洪减灾、分流灌溉。
飞沙堰:位于内外江之间,其作用首先是自动泄洪,洪水期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上自行溢出,回归外江。另一作用是“飞沙”,飞沙堰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回流,旋动的水流将水底的泥沙扬起带过堰顶流入外江,故名飞沙堰。
宝瓶口:开凿于玉垒山山脊上,因它形似瓶口而得名。其作用:一是引水。它是内江进水的咽喉;二是限流。由于瓶口口径限制,过量洪水不能一涌而入,在瓶口前产生壅水,使得洪水只能从飞沙堰上流回外江,而不会流进灌区造成水患;三是排沙。壅水现象使得大部泥沙通过飞沙堰排出,少部分泥沙停留在固定的一段河道内,便于枯水季节集中清除。
都江堰的无坝引水“生态工程”,以不破坏自然资源为前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分洪减灾、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
经济效益大”的特点享誉中外,成为世界水资源利用的最佳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