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闹蝗灾,为何老百姓不选择吃蝗虫的肉活下去呢?

为何不可以吃蝗虫的肉活下去呢?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是唯一由昆虫引起的灾荒,蝗虫过后,赤地千里,颗粒无收,饥民造反,社会动荡。明朝崇祯末年,河南和山东出现了旱灾过后出现蝗灾,草根树皮吃干净了之后,就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当时有妇女、儿童被绑起来拉到市场上像牛羊一般宰杀了卖肉卖,称之为“菜人”。

明朝崇祯十三年 蝗虫增生,食禾至尽,因蝗灾饥荒死者十之六七。清朝咸丰八年 飞蝗过境,所过之处食禾几尽,济民嚎野。民国20年夏天,蝗灾小麦未收,沿山一带有全家饿死或举村逃荒者。

在史书中就有记载:“唐朝德宗年间,东自海,西尽河陇,蝗虫蔽天,所至草木不留,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这就是关于饥民捕捉蝗虫的记载,那么有人就会问,既然蝗虫可以吃,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百姓在蝗灾中饿死呢?原因就是蝗虫吃完庄稼就走了,哪会等着你来吃它呀!百姓连树皮都吃,蝗虫的营养可比树皮好多了。就现代的社会好多人吃一些小动物啊。

  刚闹蝗灾的那两天饥民还是有吃的的,等到地里庄稼被啃光了,蝗虫也飞到别的地方去了,饥民这一年都没有了收成才慢慢闹饥荒,才只能啃树皮。

  在蝗灾开始时需要大规模的捕捉、晾干、储藏。而蝗虫吃完庄稼就飞走了,给人们留下的大规模捕捉的时间可能也就一两天,用于捕捉的大量小孔网很难准备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09
因为蝗虫这个东西可以做为野味,但是确实不能作为维生的食物。
第2个回答  2019-09-09
基本上呢,在这个地方吃一波以后就走了,你就再也抓不到这些蝗虫了。
第3个回答  2019-09-10
因为抓不住,而且蝗虫在那个年代的出现都是很突发的,所以百姓往往措手不及。
第4个回答  2019-09-10
蝗虫在损害了庄稼之后就快速的飞走了,而且那个年代抓蝗虫也很难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