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印章特色是什么?

如题所述

我国古代的印章发展到隋唐时期,形成了与秦汉印迥异的“隋唐体系”。出于鉴赏收藏书画的目的和书画家在作品上钤盖印章,从而收藏印、斋馆印和闲文印盛行,这是实用的玺印向篆刻艺术发展过渡的重要环节。印章与书画有机地融为一体,印章成为具有文学含义的欣赏艺术,与诗、文、书、画交相辉映,称为金石书画。隋代官印的一个特点是尺寸明显增大,一般在5厘米至6厘米见方。另一个特点是改用朱文,这是因为南北朝后纸张代替了竹木简,废除了泥封之制,开始用印章直接钤盖在纸帛上。

在纸帛上钤印,朱文的清晰醒目优于白文。又由于纸用面积都较大,以往的小印很难与之协调,印面自然也较汉魏时期放大了许多。尺寸的增大,细朱文篆体布白易失之疏散,所以隋代以后的官印逐步脱离了汉篆风貌。为了追求章法上的匀整,对空白处以屈曲盘绕的笔画充实之,成为了宋代“九叠篆”的早期形态。

隋代官印的印文仍以标准小篆为宗,篆法圆劲朴茂,结体行刀自然流畅,体势较为自由,显得拙朴生动。它既不像汉魏时代那样方正取势、印画布满,转折角度非常分明,也不像宋元以后官印那样过于追求“九叠篆”形式,而是较少模式化,印的边缘也与印文基本相同,整体上谐调统一,气势浑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由于隋王朝执政的时间短暂,其官印的存世就变得相应稀少,据不完全统计,隋代官印存世量不超过10方。其中有一方“桑乾镇印”,为后人传递了当时的官制以及印章形式等许多信息,尤其可贵。“桑乾镇印”,铜质,鼻钮,5.3厘米见方,印面文字为朱文。印背右刻“大业五年”,左刻“三月十一日造”。“大业”是隋炀帝杨广的年号。

“大业五年”为609年。当时隋朝的政府在吐谷浑故地置州、县、镇、戍制度进行管理,尤其是镇一级,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类此正式行政单位。“桑乾镇”是该地区的一个县属小镇,这方印就是当时守镇长官的官印。

隋唐时期的印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