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雨岛效应”?

如题所述

“雨岛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城市上空有较多灰尘,凝结核较多,易形成雨滴。由于大城市高楼林立,空气循环不畅,加之盛夏时节,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更加重了热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并且热气流越积越厚。同时,大城市大气环流较弱,由于城市热岛所产生的局部地区的气流上升有利于对流性降水的发生。另外,城市地区空气中的灰尘等凝结核多,有些较大的凝结核(如硝酸盐)存在时,有促进暖云降水的作用。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形成了“雨岛效应”。由于“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这样容易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2
雨岛效应指大城市内高层建筑使空气循环畅,盛夏空调、汽车尾气加重热量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且越积越厚,终导致形成降水现象随着城市规模断扩大、人口断增长、人类活动加剧、城市生产活动和特殊地面结构共同作用于大气,使大气边界层特性发生变化,从而使得雨岛效应加剧、城市降水量增大峰高量大暴雨导致洪水机会增大,加剧了城市防洪压力
研究证实大城市及其下风向雨岛效应明显由于雨岛效应集出现汛期和暴雨之时样易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
天津地区城市雨岛效应对夏季降水影响主要表现市区西北与北辰区南部由区域内夏季多年平均降水分布图看出,
市区高于市郊地区由夏季降水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得出,
全市夏季降水减少背景下,
城市效应使市区降水并未出现明显减少趋势
天津城市雨岛效应70
年代初期之较明显,
且与降水丰枯有关,
丰水年雨岛现象明显,枯水年雨岛消失
雨岛效应与热岛效应关系
城市大气环流较弱,热岛产生局地气流上升有利于对流性降水发生、发展温度升高仅引起湍流,且对稳动滞缓降水系统有阻碍效应,使其移动速度减慢并城区滞留回升,导致降水强度增大城市建筑物高低,粗糙下垫面使降水雨系减慢,延长了降水时间城区空气凝结核多,大核有促进暖云降水作用城市化影响降水机制热岛和阻碍效应重要,凝结核丰富对降水增多有促进作用城市雨岛效应能三者共同作用结
热岛和雨岛关系密切由于热岛影响,城市空气层稳定,有利于产生势力对流,当城市水汽充足时易形成对流云和对流性降水
研究案:天津热岛与雨岛效应关系
据分析天津具有明显热岛现象,
且随着城市发展,
热场范围扩大特别20
世纪70
年代末期,
伴随着1949
年来人口持续增长,
房屋面积剧增,天津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直接导致了热岛强度和范围加大天津雨岛现象70
年代初期才开始明显,
且频繁出现,
与城市热岛效应对降水影响具有直接作用因,
城市热岛效应产生城市上空上升气流,
导致四周气流辐合,
利于形成对流雨另外,
天津夏季平均风速小,
城区大面积建筑具有良好阻障效应,
使降水系统移动缓慢,延长降水时间,
城市空气凝结核也对雨岛效应起了积极作用
城市化导致雨岛效应弊大于利
雨岛效应集于暴雨和汛期,易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区域性内涝,加剧了城市防洪排涝压力增大雨洪使流域侵蚀加强,非点源污染加大,使受纳水体污染情况恶化及河道蓄水池淤积加速城市化引发降雨量变化及其影响对城市经济生活利只有城市规划增强环保意识、认清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重要性、适当安排同土地利用区位置,才有能减小影响程度
要降低雨岛效应要减少热岛效应;二要尽能减少城市建筑物高度集;三要减少城市空气污染减少城区空气凝结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