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的病因是什么?发现10多年了

朋友用古法平颤汤治好了,想问一下这个治好了会复发吗?

特发性震颤又名家族性震颤,是一种遗传几率高达60%的神经系统疾病。特发性震颤在注意力集中,情绪紧张激动,饥饿疲劳时发作,比如说:手拿筷子,端杯子,手作精细动作等。特发性震颤常见的症状除了手抖之外还有头抖的情况,此外少数患者或者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全身抖动的情况。
特发性震颤的原因:
1、家族遗传性是主要的特发性震颤的病因。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特发性震颤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特发性震颤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
2、年龄老化也是特发性震颤的病因。特发性震颤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前发病少见,提示老龄与发病有关,研究发现,自30岁以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氧化酶和多巴脱羧酶活力,纹状体多巴胺递质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然而,仅少数老年人患此病,说明生理性多巴胺能神经元蜕变不足以致病,年龄老化只是本病发病的促发因素。
3、环境因素也是引起特发性震颤的病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特发性震颤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4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非器质性病变的疾病,是做任何仪器检查都检查不出来的神经系统方面疾病,也就是前面说的无法确定性,没有病因的疾病,又如何对症治疗?所以西医只能通过抑制神经、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缓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疗效会越来越差,且产生的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让病人痛苦不堪。但中医治疗不一样,中医是针对每个人病情严重程度,体质进行辨证施治,从病的源头来进行治疗,而很多病人之所以用中医治疗没有康复,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找对医生,没有找对方法。
第2个回答  2020-04-14
特发性震颤是单一症状性疾病,姿势性震颤是本病的唯一临床表现。所谓姿势性震颤,是指肢体维持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本病的震颤常见于手,多数病人发病后即为双手震颤,也有单手震颤,手部震颤,影响精细动作、书写和餐饮。其次为头部震颤,表现为细小的点头或摇头动作,有的病人仅仅表现为头摇,而无手部震颤。极少的病人出现下肢震颤。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多数病例在饮酒后暂时消失,次日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特征。部分病人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可伴有心慌的症状。本病起病后缓慢进展,症状逐年加重,严重时可对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社会交往、书写等带来诸多不便
第3个回答  2020-05-18
风寒、着凉:现在大多人不注重自己的身体,尤其夏天随时随地都在吹空调、风扇、或者喜欢洗凉水澡,大量运动过后不注意,体质好的可能会好些,体质差的人邪风入侵可能一不小心就患了特发性震颤
第4个回答  2020-04-15
特发性震颤引起的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手和前臂的不自主抖动,可以是一侧也可以是双侧,一侧的症状可以逐渐转变为双侧。手抖的症状一般在拿东西或抬举手臂时症状明显,并且在肢体动作将要结束的时候抖得最厉害,比如夹菜或喝水,当整个动作快要结束时,即送到嘴边即将吃到/喝到的时候抖得厉害,严重的病人无法自行进食或进水,即所谓的“姿势性/动作性震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