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王明两人原名都不叫这,可后来人们为什么要称他们为博古,王明,有什么原因吗?

也就是他们这两个称呼的由来?

博古,原名秦邦宪,秦邦宪取的俄文名字为bOГYHOB,译为中文就是‘博古诺夫’。回到中国后,参加革命活动,要隐姓埋名,于是就用俄文名字的前两个音作为化名使用。

王明,原名陈绍禹,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便于开展革命活动,陈绍禹遂随姨夫姓,改姓“王”,改名为“明”。王明从此成了他的姓名,比他的原名叫得更加响亮。

1、博古(1907-1946),24岁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遵义会议后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代理主任、主任。

1941年在延安主持创办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并任社长,同时兼任新华社社长、中央出版局局长。1946年4月8日,从重庆回延安途中飞机失事而牺牲。

2、王明(1904甲辰年生~1974年3月27日离世),安徽金寨县双石乡(时属安徽省六安县)码头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长江局书记等职务。1930年从苏联回国后,打着“反对立三路线”旗号,在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中央领导权。

扩展资料:

王明比博古大三岁,政治地位早期比博古高,斗争经验比博古更丰富,因此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开始,王明在与博古的关系中就起着主导的作用,博古基本上是王明的追随者。

1930年在反对“立三路线”和中共六届三中全会“调和主义”的斗争中,王明是为首的。在抗日战争初期,王明是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他们的右倾错误也是以王明为首的。

由于王明在共产国际工作,能够比较早地了解共产国际及苏联政策的变化。因此,随着苏联对外政策及共产国际主张的转变,他的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

王明也曾与博古主持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和新的中央发生了分歧,并多次对临时中央政治局和新的中央政治局提出批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博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7

博古,原名秦邦宪,他去俄国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按照学校的规定,每一个入学的留学生都要取一个俄文名字。秦邦宪取的俄文名字为bOГYHOB,译为中文就是‘博古诺夫’。回到中国后,参加革命活动,要隐姓埋名,于是就用俄文名字的前两个音作为化名使用。

王明,原名陈绍禹,1925年他在家乡金寨组织革命活动,为反动当局追捕,他的姨父王老四帮助他逃脱,还给了他盘缠。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便于开展革命活动,陈绍禹遂随姨夫姓,改姓姓“王”,改名为“明”。王明从此成了他的姓名,比他的原名叫得更加响亮,更有名气。

扩展资料:

博古人物经历

博古(此名为俄语“上帝”的音译),原名秦邦宪,1907年6月24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中耆英里的书香世家。

1924年至1926年在家乡江苏无锡编辑《无锡评论》。

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古在入党前后即开始写作与从事编辑工作。博古与王明、张闻天等人是苏联留学期间的同学,与其他同期的同学合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1926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

1930年回国,任全国总工会宣传干事、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

1931年4月任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之后又任中共临时中央局成员、临时中央政治局书记和负责人。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1931年9月-1935年1月任中共临时中央主要负责人,积极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

1933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后,又与李德推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被解除中共最高领导职务。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红军野战部队政治部主任。

1936年任中共中央代表,秦邦宪协助周恩来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同年,秦邦宪任党中央代表,在南京与国民党谈判,即提出要在国民党统治区办报,蒋介石被迫同意。秦邦宪迅速安排他营救出狱的潘梓年、章汉夫等人负责。

1938年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组织部部长和南方局组织部部长。

1939年1月7日,博古写了《祝新华二周年》,阐明《新华日报》的宗旨:“本报志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的战斗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为完成这个神圣的使命,本报愿为一切受残暴的寇贼蹂躏的同胞之苦难的呼吁者描述者,本报愿为后方民众支持抗战参加抗战之鼓励者倡导者。”

1940年底返回延安,继续任新华通讯社社长。

1941年后,博古在延安创办和主持《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工作,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为党的新闻事业和解放区新闻机构的建设作了大量的工作。

延安整风时期博古曾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其兼任的理论性职务和宣传阵地都被迫交出,也退出中共七大政治局。中共七大选出的44名中央委员中,和王明排名最后两位。

1942年3月17日,博古召开全社干部大会,检查十个月的报纸,列举事实,说明“没有完成战斗的党的机关报的责任完全在我”。

总编辑杨松肺病发作入医院治疗,文艺栏发表王实味的《野百合花》,博古太忙没有看,他也承担责任,对报纸发生的错误与问题都包在自己身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博古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博古,原名秦邦宪,他去俄国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按照学校的规定,每一个入学的留学生都要取一个俄文名字。秦邦宪取的俄文名字为bOГYHOB,译为中文就是‘博古诺夫’。回到中国后,参加革命活动,要隐姓埋名,于是就用俄文名字的前两个音作为化名使用。

王明,原名陈绍禹,1925年他在家乡金寨组织革命活动,为反动当局追捕,他的姨父王老四帮助他逃脱,还给了他盘缠。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便于开展革命活动,陈绍禹遂随姨夫姓,改姓姓“王”,改名为“明”。王明从此成了他的姓名,比他的原名叫得更加响亮,更有名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1-23
博古,本名秦邦宪,少年时因为性格沉静,喜读古文,故自取别名“博古”。
王明,原名陈绍禹。
在国共斗争最艰难的年代,我们党领导人为了安全,大多用别名,比如毛叫李德胜,周叫胡必成。
第4个回答  2012-11-23
王明(1904年4月—1974年3月27日),男,原名陈绍禹(一说玉),安徽金寨人。
秦邦宪,化名博古(1907年6月24日-1946年4月8日)。乳名长林,字则民,江苏无锡城内中市桥巷人。出身望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