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句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台湾虽然和大陆被海峡隔开,但是两岸的人民同根同源的历史情怀是永远连在一起的,这种历史情怀会一直延续下去,就像生命一般生生不息,而且愈加旺盛。

“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句话出自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通过文章的前后描述可以理解句子的含义。在句子所在文章部分段落如下:

小钱终于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的大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钱畅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历史情怀。


扩展资料: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真实故事:

文中提到的“李博士”是李振道教授,他是著名的骨髓移植配型专家,1935年出生于台湾,1972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李博士在美国骨髓移植配型中心工作时,发现大量患白血病的华人由于没有合适的骨髓配型,无法得到医治而死亡,便于1992年回到台湾,开始致力于建立华人骨髓资料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6

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熄,世代相传。

出自竹林所著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

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扩展资料

词语赏析

一、抓“凋零”和“辗转”,体会“危急”,奠定情感基础。

“凋零”本是形容花儿凋谢的词语,在本篇课文中却很形象地写出了小钱如花的生命因患了白血病而即将走向死亡的现象。仔细咀嚼”凋零“,学生就会品出一份心酸,品出一份无奈。读懂了“凋零”,学生心田就漾起了同情,激起了担忧。

而“辗转”一词,教师让学生想象,为了救小钱,人们可能会在哪些地方、哪些人中寻找过适合的骨髓?这个问题,将“辗转”转化成了一幅幅画面,不仅能告诉学生寻找合适骨髓的艰难,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小钱对此次骨髓移植是怎样的“满怀希望”!

引导学生好好领会这两个词语中蕴含的情感色彩,就为全文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二、抓“沉着”和“奔波”,品味“感动”,树立人物形象。

“沉着”和“奔波”可谓是这篇文章的眼睛,文本中凝聚着浓浓的爱心和真情就是从这两个词中表现出来的。为了救小钱,可怕的大地震中,李博士沉着地抽取骨髓,台湾青年沉着地躺着。运送骨髓时,李博士紧张地“奔波”,“连夜”手术。

教好了这两个词语,人物的高大形象就能自然而然地屹立在学生心中。在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两个词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大地震的可怕,体会“针头一次又一次脱落”的艰难品味“沉着”。同时补充“李博士运送骨髓的时间表”,让学生说说这是怎样的14小时,从而理解“奔波”。

这样的教学过程,把这两个比较抽象的词语一次一次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品味着、感动着,一层一层地将课堂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三、骨肉同胞”和“血脉亲情”,领悟“大爱”,提炼文章主旨。

对于“骨肉同胞”和“血脉亲情” ,学生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亲人上,这样就不能真正懂得“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这个句子的含义。因此,在课堂的尾声,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们与小钱是亲人吗?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能这么做?”

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从广义的角度懂得了什么是“骨肉同胞”和“血脉亲情”,已从另一个角度明白了台湾和大陆永远不可分割的道理。之后,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再读课题,以读激情,以读促悟,提炼文章主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血脉之间的亲情像是生命的火种一般,不可磨灭,一定会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形容亲情的伟大,血脉间的联系不可断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2-02
血脉之间的亲情像是生命的火种一般,不可磨灭,一定会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第4个回答  2012-11-21
大概是说自己的儿子很重要的意思,必须活下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