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实验原理:

物质与光作用,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有色物质的颜色是该物质与光作用产生的。即有色溶液所呈现的颜色是由于溶液中的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所致。

由于不同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具有特征结构的结构集团,存在选择吸收特性的最大实收波长,形成最大吸收峰,而产生特有的吸收光谱。即使是相同的物质由于其含量不同,对光的吸收程度也不同。

分光光度法利用物质所特有的吸收光谱来鉴别物质的存在(定性分析),或利用物质对一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物质含量(定量分析)。

扩展资料:

分光光度法测量方法

1、标准管法

将待测溶液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测定A值,然后按下式求得待测溶液中物质的含量。

2、标准曲线法

先配制一系列浓度由小到大的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出它们的A值,以A值为横坐标,浓度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A~c工作曲线),可以求出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在测定待测溶液时,操作条件应与制作标准曲线时相同,以待测液的A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得到)该样品的相应浓度。

3、吸光系数法

当某物质溶液的浓度为1mol/L,厚度为1cm时,溶液对某波长的吸光度称为该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以ε表示。ε值可通过实验测得,也可由手册中查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光光度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8

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利用的是朗伯—比耳定律。

布格(Bouguer)和朗伯(Lambert)先后于1729年和1760年阐明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层厚度成正比:A∝b 。

1852年比耳(Beer)又提出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物浓度之间也具有成正比的关系:A∝ c 。

二者的结合称为朗伯—比耳定律: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非散射的稀溶液时,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的浓度及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详解:

1、当一束强度为I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某物质的溶液后,由于一部分光被体系吸收,因此透射光的强度降至I,则溶液的透光率T为:T=(I0-I)/I0

2、根据朗伯(Lambert)-比尔(Beer)定律:A=abc。

式中A为吸光度,b为溶液层厚度(cm),c为溶液的浓度(g/dm^3), a为吸光系数。其中吸光系数 与溶液的本性、温度以及波长等因素有关。溶液中其他组分(如溶剂等)对光的吸收可用空白液扣除。

3、由上式可知,当溶液层厚度b和吸光系数a固定时,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在定量分析时,首先需要测定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吸收光谱),从中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然后以此波长 的光为光源,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c溶液的吸光度A,作出A~c工作曲线。在分析未知溶液时,根据测量的吸光度A,查工作曲线即可确定出相应的浓度。这便是分光光度法测量浓度的基本原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分光光度法的实验原理是:
  1、光度法测定的条件: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时应注意的条件主要是显色反应的条件和测定吸光度的条件。显色反应的条件有显色剂的用量,介质的酸度、显色时温度、显色时间及干扰物质的消除方法等;测量吸光度的条件包括入射光波长的选择、吸光度范围和参比溶液等。
  2、二氮杂菲-亚铁络合物:邻二氮杂菲是测定微量铁的一种较好的试剂。在pH=2~9的条件下Fe2+离子与邻二氮杂菲生成稳定的橘红色络合物,此络合物的lgK稳=21.3,摩尔吸光系数ε510=1.1×104
  在显色前,首先用盐酸羟胺把Fe3+离子还原为Fe2+离子,其反应式如下:
  2Fe3++2NH2OH·HCl→2Fe2++N2+2H2O+4H++2Cl-
  测定时,控制溶液酸度在pH=5左右较为适宜。酸度过高,反应进行较慢;酸度太低,则Fe2+离子水解,影响显色。
  Bi3+,Cd2+,Hg2+,Ag+,Zn2+等离子与显色剂生成沉淀,Ca2+,Cu2+,Ni2+等离子与显色剂形成有色络合物。因此当这些离子共存时,应注意它们的干扰作用。
第3个回答  2012-11-23
在一定温度,一定溶剂的情况下,不同物质或同一物质不同浓度下对于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不同,根据这种特性可以测量出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或者判断溶液中有哪些物质。适用于微量测定。
第4个回答  2012-11-22
样品对光的吸收与样品浓度成正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