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有哪些?分为哪些类型?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何影响?

如题所述

一、衡量指标: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GDP平减指数、批发价格指数。
二、类型:1.按发生原因分
需求拉动型。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由于工会力量或行业垄断引起工资水平或利润水平的提高超过物价上涨水平而推动通货膨胀。
结构型。由于部门性经济结构不均衡引起的通货膨胀。
混合型。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型。因财政出现巨额赤字而滥发货币引起的通货膨胀。
信用扩张型。指由于信用扩张,即由于贷款没有相应的经济保证,形成信用过度创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国际传播型。又称输入型,指由于进口商品的物价上升,费用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2.按表现状态划分
开放型。也称公开的通货膨胀,即物价可随货币供给量的变化而自由浮动。
抑制型。也称隐蔽的通货膨胀,即国家控制物价,主要消费品价格基本保持人为平衡,但表现为市场商品供应紧张、凭证限量供应商品、变相涨价、黑市活跃、商品走后门等的一种隐蔽性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3.按通货膨胀程度划分
爬行式。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允许物价水平每年按一定的比率缓慢而持续上升的一种通货膨胀。
跑马式。又称小跑式通货膨胀,即通货膨胀率达到两位数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通货膨胀有明显感觉,不愿保存货币,抢购商品,用以保值。
飚升式。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即货币急剧贬值,物价指数甚至可达到天文数字。
三、影响
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通货膨胀不利于固定收入者、储蓄者、债权人、纳税人。
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随着通胀出现,产出增加,收入增加。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
3、强制储蓄效应:政府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增发货币,社会上的货币流通总量增加。
4、恶性通货膨胀导致社会经济危机。超级通胀使商品价格迅速上升,居民和企业会迅速抢购商品和服务,这样会使价格进一步升高,加剧通胀。员工会要求企业增加工资,以应付日益增长的物价。这时企业的成本就会增加,从而使商品价格进一步增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16
  》》》通货膨胀衡量标准有三个标准

  1、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衡量制造商和农场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价格指数。

  主要反映生产资料的价格变化状况,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成本价格变化情况。

  通俗的理解是商品在原材料、研发、生产、出厂价格的成本价格变化情况。

  2、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是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简单通过它来判断社会是否处于通货膨胀状态。

  3、零售物价指数(RPI)

  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理解通货膨胀:

  当一个经济体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体经历着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类型:

  按剧烈程度分类:

  1、低通货膨胀

  特点,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此时的物价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人们对货币比较信任。

  2、急剧通货膨胀

  当总价格水平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2位数或3位数的比率上涨时,即产生了这种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扭曲。

  3、恶性通货膨胀

  最恶性的通货膨胀,货币几乎无固定价值,物价时刻在增长,其灾难性的影响使市场经济变得一无是处。

  按引发因素分类: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社会总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总需求,可以理解为卖方市场,价格上涨。特点:自发性、诱发性、支持性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供需基本平衡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3、输入型通货膨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汇率所致)。

  4、结构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现象。

  》》》影响主要体现在

  1、资源和生产资料的分配失衡。

  2、居民的收入下降,扰乱流通秩序。

  3、改变了投资和消费,破坏生产。

  4、引发货币信用危机。
第2个回答  2012-11-22
衡量指标:CPI,PPI,WPI,GDP平减指数等。
通胀大致可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等。
第3个回答  2012-11-23
如何制网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