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怎么准备

如题所述

买真题详解,买备考手册,含相关法律及审查指南!
然后看真题详解,对照着审查指南和相关法律进行理解和记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03
这个客观题比较容易,看看书就行了,听课的作用不是太大,毕竟这一块除了专利法外,其他的相关法律考的不是太深,主观题不太好操作
第2个回答  2018-05-21
复习过程

1《专利法》复习
学习知识产权课堂的公开课视频,利用做题系统刷《专利法》真题,做题最重要。
每天花90min左右做一套真题,然后这一天都用来解析这一套真题。知识点还是很多的,所以最初开始做题的错误率高,耗费时间多。
2《相关法》复习
《相关法》按法律法规分类复习。

知识产权课堂的做题系统把每年的真题都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了分类,按照其中的分类进行复习。今天做《民法》、明天做《合同法》、后天《著作权法》.......分类复习完一遍之后再按照年份刷真题,《相关法》10年的真题刷了3遍。

当然,无论是《专利法》还是《相关法》,在刷题过程中都要清楚每一题的知识点是什么,在哪里出现了错误,否则就是无用功,不懂的题目还是不会。

3实务复习
实务复习从10月份开始,将10年-16年的实务真题刷了两遍。
每天抽出一早上的时间完全按照实际考试流程做一遍真题,每个问题的答案都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到word文档里,大概要耗费3个小时左右,完成答题后再跟标准答案对照,分析自已的错误。
第3个回答  2018-10-11
首先,纸质书籍的参考其实并不多了,现在网上资料很全面,而且看书上时间成本较高,重点不会像一些视频或是音频这样的总结那么明显。但比较重要而书籍是《审查指南》,能让你快速对整个专业上有充分的了解,在针对性复习就会很快了。
作为今年的考生,更应该注意的是把握好与前几年考试大纲的变化,因为目前很多考生复习会使用去年甚至更前几年的资料来参考。虽然考试内容上的变化不会太大,但在部分考点上却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这样茫无目的的复习影响的是效率,导致做了很多无用功。
因此本届考生应该首先看今年的专代考试考试大纲变化,然后根据变化针对性的选择复习资料和复习方法。在复习方法上有着很多种,需要挑选适合自己情况跟的,就像很多同学时间上明明不充分,然后看了一些考生的分享,就学着拿着书背,重点是还背不过,导致大大降低了复习效率。
复习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配合着看视频,听音频,做笔记,同时刷真题,就这四个方向。
最重要的是刷题,法律上的条文很多,可以听音频来找到重点,像杨熙老师的“熙说”,专门针对审查指南和专利法做的讲解。复习方法上建议去看一些复习的思路,并且在知识产权课堂的网校上一些公开课视频,听着视频和音频的讲解,然后做笔记,配合着里面的专代学习做题系统,刷真题。
第4个回答  2017-02-06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以下提供参考:
1、把专利法及细则、审查指南看一遍,看不懂没关系,主要是用来熟悉里面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大致的内容
2、看教学视频,果汁局的网站上就有现成的,通过老师的讲解会比较容易理解。这部分比较费时间了,但是如果能够很耐心的听完,收获肯定是很多的。
3、疯狂做题,杨立真题集,历年考题做一遍,第一遍可以边看答案边做,第二遍就可以自己做并且对答案了。
4、抄实务题的答案,并且背下常用的法规、驳回条款、无效条款啊之类等。
在专代考试中,“专利法律知识”的特点是“深”,专利制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单一性等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和掌握。从试题的分布来看,考察的知识点很多来自于国知局的部门规章《专利审查指南》。需要注意的是,该《指南》中的很多内容是对《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进一步细化,如果能结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来理解《指南》的话,那复习效果可以事半功倍。
“相关法律知识”的特点则是“广”,涉及到的部门法比较多,如《民法通则》、《合同法》、《行政复议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虽然涉及到的法律比较多,但很多都是对法条的直接考察,考得并不深。在各部门法的分值分布上,除《行政复议法》为8分,其他6部法律每年基本上都在12分以上。至于《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办法》等行政法规以及《巴黎公约》、TRIPs协定等国际公约,分值都比较低。
至于“专利代理实务”,属于主观题,采用“踩点得分”原则。从某种程度上说,写的就好比是“八股文”,具有相应的格式要求。目前在网上可以找到一些以前的实务评分标准,考生可以自己先做一遍,然后对照评分标准,了解自己的失分点在哪里。另外,一些高分考生或者是培训班老师总结的答题模板也可以作为参考。
在实务方面,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不要想得太多,要严格根据试题中给出的信息来答题。对那些有实务经验的考生来说,必须注意实际工作和考试并不一样,不能把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处理方式用于考试答题中。如果答题者如果把自己当成一个刚入行的新人,不逾越雷池半步,反而不容易失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