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曲院风荷的六十字简短介绍?

如题所述

正大光明殿

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正殿,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的地方。殿上悬雍正手书“正大光明”匾额,殿堂7间,前面有宽大的月台,东、西配殿各5间。

2、勤政亲贤殿

勤政亲贤殿即养心殿西暖阁前室,位于正大光明殿东面,为盛暑时皇帝办公之处,有殿堂5间。北设宝座,南为窗,东有板墙开门,与养心殿明间相通,为皇帝召见大臣之所。窗外抱厦内围有木屏,与明间相隔,较为隐秘。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养心殿的西暖阁,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单独接见大臣,批阅殿试考卷的地方。暖阁的北墙上悬挂着雍正皇帝题写的匾额:“勤政亲贤”匾下的屏文是乾隆皇帝的诗篇。

3、九洲清晏殿

九洲清晏殿位于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第一进为圆明园殿,中间为奉三无私殿,最北为九州清晏殿;中轴东有“天地一家春”,为道光出生处;

西有“乐安和”,是乾隆的寝宫;再西有清晖阁,北壁悬挂巨幅圆明园全景图,原图现存法国巴黎博物馆;道光十年又在“怡情书史”附近建起“慎德堂”等殿宇,都是皇帝寝宫;

道光十六年,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九州清晏殿。同时被火焚烧;雍正帝、道光帝都死在九州清晏殿。

4、镂月开云

镂月开云原称牡丹亭,位于后湖东南角,建筑木料以楠木为主,殿顶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后,改称“镂月开云”,乾隆九年(1744年)改名以纪念康熙六十一年祖孙三代在此聚会赏花的往事。主体建筑为纪恩堂。殿以楠木为材,上覆金碧二色琉璃瓦。旁为御兰芬。

5、山高水长楼

山高水长楼位于坦坦荡荡西面,为一座西向的两层楼房,上下各9间;前环小溪后拥连岗,中间地势平坦,是专门设宴招待外藩之处,也经常举行比武赛箭。

隔河为土山,平日是圆明园禁军练兵场所。有乾隆“土墙”诗碑。每年正月在此设宴招待外藩王公,欣赏烟火表演。东有皇子住所“十三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明园四十景之曲院风荷(来源:《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曲院风荷景区,位于后湖的东面,福海的西面,该景区的主体建筑为曲院风荷殿宇,其西有佛楼为“洛伽胜境”。其南面有一占地面积很大的人工湖泊,架在湖上的是一座东西向的九孔石桥,桥的东、西各有牌楼,西边牌楼名为“金鳌”,东边牌楼名为“玉蝀”,在“金鳌”的西南河外,有室为“四围佳丽”,为东向三间屋宇,并悬有乾隆三年(1738年)御书“四围佳丽”匾额。“玉蝀”之东,有亭曰“饮练长虹”,为四方重檐亭,亦有乾隆三年御书匾额,又东南渡桥折而北,设城关,名宁和镇,其东南为东楼门,湖的西岸陆地上有一条南北向的小溪,溪的两边堤上种植柳树,名“苏堤春晓”,也是圆明园中仿建的杭州西湖十景之一。

曲院风荷景区,系仿自杭州西湖之“曲院”,西湖的“曲院”,原是宋朝的酿酒坊,这里四周有池,荷花最多,故名“麹院风荷”。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南巡来到这里,建碑亭,而将“麹院风荷”题名为“曲院风荷”。圆明园中的曲院风荷,为五间南向殿,外檐悬有乾隆帝御书“曲院风荷”匾,湖中遍植荷花。由于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与圆明园这里的景致相似,所以乾隆帝在《曲院风荷》诗序中写道:西湖麹院为宋时酒务地,荷花最多,是有麹院风荷之名,兹处红衣印波,长虹摇影,风景相似,故以其名名之。诗曰:“香远风清谁解图,亭亭花底睡双凫,停桡堤畔饶真赏,那数余杭西子湖”。(《日下旧闻考》)

位于曲院风荷之西的“洛伽胜境”,为二层三间的楼宇,外檐悬有乾隆帝御书“洛伽胜境”匾额。洛伽胜境之意系出自浙江的普陀山,洛伽山是浙江普陀山的东南方与之隔海相望的一个小岛,上建佛寺,系海天佛国,梵名“普陀洛伽山”之略称,为观音菩萨的道场。

曲院风荷景区横跨湖中东西两岸的九孔石桥,是圆明三园中最长的一座石桥,桥的两边“金鳌”“玉蝀”牌楼的题额,均为乾隆帝御书,它与皇城脚下,横跨于北海和中海之间的“金鳌玉蝀桥”的形制相同,两者可谓姊妹桥,这座“金鳌玉蝀桥”也称“御河桥”或“金海桥”,俗称北海大桥。此桥在元代为木桥,到了明朝弘治年间,改为石桥,至清乾隆年间,改建为七孔拱劵式,外观为九孔石桥,桥的两端也各立牌楼一座:西边“金鳌”,东边“玉蝀”,是北京老城区最大的古石桥,解放后,为适应北京交通的需要,对该桥进行了改建,先是在1956年第一次改建,只拆掉东西两牌楼,保留石桥,将桥面由原来的八米宽,向南扩展到34米,1974年,又将原来的石栏杆改为铁栏杆,即是今天北海大桥的样子,圆明园被毁后,今天这一景区的基本轮廓尚能辨析,九孔石桥的遗迹还能看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