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心胸真的很狭隘吗,真实情况是什么呢?

如题所述

陈寿在他编纂的那部被视作信史的巨著《三国志》里,对东吴名将周瑜推崇备至,评价甚高,可谓不吝溢美之词。

陈寿是三国末期蜀国人 。他被认为是一位严肃的史家 。《三国志》被古今学者公认为是研究东汉末三国时期那段兵燹不断、波澜起伏历史的权威史料。

万人之英,气量广大

陈寿对周瑜赞誉有加,在书中他多次借众人之口以“具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英隽异才”、“公瑾雄烈,胆略兼人”、“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器量广大”、“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江淮之杰”、“王佐之才”、“卓尔不凡,逸志不群”褒扬之,可见他对这位江东人杰青睐有加,十分欣赏。在他如椽的笔下,周瑜忠肝义胆、气度恢弘,智虑深远、情趣高雅、用兵如神且谋勇兼具,而且这位善于“万人敌”的大将军还是位深情款款的好丈夫,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几乎是位毫无瑕疵的完美之人。

性度恢廓,胆略兼人

按《三国志》、《资治通鉴》、《二十五史》等正史记载,周瑜人格上的完美主要体现在:政治上忠诚可靠;战略上高瞻远瞩;军事上有勇有谋,敢于冒险犯难;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气度恢闳,志趣高雅,待人接物不矜不伐,让人如饮醇酒,如沐春风。《三国志》中所载的那个周瑜,举贤荐能可比力荐管仲的鲍叔牙;在容人雅量与尽忠报国方面,他直追蔺相如;而论忠君谦士,则连诸葛亮都难以与他比肩,更遑论他人。与小说《三国演义》中气量促狭、嫉贤妒能 的周瑜大相径庭的是,现实中的他“性度恢廓”、“胆略兼人”,仁爱宽厚。这点似乎打破了周瑜在人们脑海里“气量偏狭”、睚疵必报、难以容人的固有印象。

忠君谦士,大得人心

史载,周瑜是孙策好友,他21岁即执鞭坠镫追随孙策东征西讨、攻城拔寨,直到一举平定江东。

孙策遇刺身亡后,孙权年纪尚轻,只是个将军,江东诸将以及众宾客有些轻视他,待他礼仪简慢、不甚尊敬 。只有周瑜独自率先表达出敬意,以君臣之礼恭谨待之。

握有兵权的周瑜率先垂范,既维护了资历尚浅的孙权之尊严,还替他进一步夯实了权力。《三国志》中说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周瑜对比自己年轻且并无人望的孙权态度恭敬,执礼甚恭,展示出其胸襟宽广的大家风范,令人折服。

周瑜表现出谦谦君子的风范,并不居功自傲,其为人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因此大得人心,唯独与老将程普关系不睦。

程普乃东吴三代老臣,先后追随过孙坚、孙策、孙权,他自恃年高功大,不服比自己年轻许多的周瑜居然后来居上,竟然能够统领东吴大军,成为大都督。因此,他屡次当众出言不逊,羞辱周瑜。周瑜并不与他计较 。他折节容下,放低身段倾心结交下僚,终令程普叹服,二人冰释前嫌,遂成莫逆。程普由衷赞曰:“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史书形容周瑜与人相交时让人如饮醇酒,典故即出于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2
周瑜心胸真的很狭隘,他被诸葛亮三次戏弄,因此气得坠马吐血而死,这是他见不得诸葛亮比他强造成的。
第2个回答  2020-12-12
周瑜的心胸真的非常狭隘。因为周瑜看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所以年纪轻轻就把自己气死了。
第3个回答  2020-12-12
周瑜的心胸并不狭隘,反而气量非常大度;真实情况是赤壁之战就是周瑜的杰作,《三国演义》为了将其功劳冠到诸葛亮头上对其进行了黑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