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无子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公元1062年,宋仁宗此时53岁,有一天他闲着无聊,竟宠幸了一个打水宫娥韩虫儿,当宋仁宗去世后,韩虫儿却走出来说自己怀孕了,这一次的临幸,让当时的宋朝陷入了无比尴尬的局面。
这个事情真相很简单,但因为牵扯到皇位的政治斗争,逼疯了一位皇帝,差点分裂了北宋朝廷。
继位的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并不是宋仁宗的亲生儿子,只不过因为宋仁宗无子,百官不断上书劝谏仁宗过继宗亲子弟为皇子。
在这种情况下赵宗实被宋仁宗领到宫中,养在曹皇后膝下,然而仁宗并不喜欢这个“儿子”,收养赵宗实的目的是指望他“招弟”。
宋仁宗努力耕耘后宫,先后也生下三个儿子,一生下儿子,赵宗实就被送回濮王府。这个过程赵宗实尝尽了人情冷暖。
可惜宋仁宗的儿子先后夭折,赵宗实接了送,送了接,作为皇位最大的备胎,赵宗实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步登天一步地狱。
赵宗实受到部分朝臣的支持,也不过因为仁宗无子,关键是赵宗实不受曹皇后喜欢,继位过程也是如履薄冰。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仁宗去世后,曹皇后紧闭宫门隐瞒消息,直到天亮后才把韩琦等人招进宫里,哭诉官家去世无子,江山无所寄托。
这就让赵宗实跟曹太后的矛盾表面化,但是赵宗实作为唯一“皇子”,继承皇位,顺理成章。
要看就要一步登天,这个时候忽然韩虫儿走出来说自己怀孕,如果是男婴,比赵宗实更有资格继承皇位。
巨大的反差差点让赵宗实疯掉,当年赵宗实父亲赵允让就是宋真宗一朝的太子备胎,眼瞅着皇位就要到手了,冒出一个宫女,生下了儿子,也就是现在的宋仁宗,这个悲剧难道要在自己身上再次重演?
幸好曹太后跟朝臣识大体,知道国赖长君,而且韩虫儿肚子里的是男是女也不清楚,还是让赵宗实顺利继位,但是代表皇帝权力的玺印都握在曹太后手中。
这让赵宗实又气又怕,本来就因为多年养子生涯压抑的有点忧郁的性格,变得更加抑郁跟狂躁,还患上“被迫害妄想症”,老是觉得有人要害他。
精神有点崩溃的赵宗实,在宋仁宗大敛当天“疯了”,“号呼狂走,不能成礼”,其中当然对曹太后多有不满之语,类似“太后对我没有恩”这类与礼狂悖的言论都算轻的。
这也让曹太后对赵宗实也更加不喜欢,一部分朝臣如韩琦之类支持赵宗实,但也有一部分朝臣察觉曹太后喜好,对赵宗实的继位多有言语,以至于民间传言曹太后等密谋废帝。至于曹太后把韩虫儿,看护有加,照顾的无微不至,似乎也落实了想要废帝的传言。
在这种氛围下,赵宗实疯了也病了。曹太后在一部分朝臣的呼吁下,垂帘听政。
曹太后究竟有没有废立之心,没人知道,但赵宗实对曹太后的恐惧显而易见,但凡曹太后送来的吃的,喝的,汤药一律不吃。
怕的是什么,显而易见,而韩琦一句话更是意味深长“太后照顾好皇帝,众人自然照顾得好皇帝”。
帝后矛盾让百官忙得热火朝天,有韩琦、司马光上书劝和的,也有上书言赵宗实不应继承皇位的。
而这场闹剧最终以韩虫儿怀孕真相大白才走向尾声。
曹太后的小心思,赵宗实的担忧与生病,根源都在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遗腹子。
然而到了临产期,在一众人或期盼或厌恶的目光下,孩子并没有生下来。
原来韩虫儿虽然确实被宋仁宗宠幸过,但根本没怀孕,她只是因为承受不了每日劳作跟“养母”打骂,谎称怀孕以此摆脱虐待。
而之后的锦衣玉食,让她也舍不得放弃,于是一直拖延到无法隐瞒才道出了真相。
这下曹太后彻底断了念想,赵宗实的心也彻底放下了。
曹太后把韩虫儿打了二十大板,送到寺庙出家。然而北宋后宫已经彻底分裂成两个团体。曹太后跟赵宗实的矛盾也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这个时候也许是担心曹太后真的把皇帝给废了,所以韩琦等人设计逼曹太后撤了垂帘听政,还政于英宗,这才结束“遗腹子”搅动的风波。
但皇帝与太后的已生嫌隙,后来的濮议之争,难说不是宋英宗对仁宗与曹太后的报复!
宋仁宗简介有哪些呢?
张贵妃的父亲和文彦博的父亲早年相识,文彦博想借张贵妃之力拜相,就费尽心思找了一匹珍稀的用金线编织的蜀地灯笼锦献给张贵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