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得不到的永远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这句话如果是你的伴侣对你讲的,那么说明TA对你有一些失望。你可能在一些方面表现得不是那么在意对方的感受,因此让对方觉得自己的真心错付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10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但是又得不到,那么这时你的内心会“痒”,这种别样的感觉就是得不到的这种情愫在你内心骚动,你就会一直想要去追求到,所以只要你还没得到,这种感觉就会一直骚动。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是指被爱的人,即被他人追求的人,被爱的人是被“主动追求爱的人”所偏爱的,那么这个被爱的人就会肆无忌惮,因为他懂得自己被爱,懂得追求自己的人不会离开自己,所以他会仗着自己有人喜欢而有恃无恐,即被偏爱的人因为有所倚仗而毫不害怕,或毫无顾忌。
第2个回答  2018-04-12

这句话出自陈奕迅的歌曲《红玫瑰》

这句话的意思是:得不到的一直在蠢蠢欲动,被偏爱的仗着自己被爱就无所顾忌。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但她没有答应也没有任何的回复,你就是那个“得不到的”。如果你一直在扣扣上找她。就是“骚动”。你希望可以拥有她。但却一直做不到、而她的那个好朋友、虽然可能没有关系,但至少那个男生的有利条件比你多的多。就是“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仔细想想,朋友这种关系对现在的你来说很重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1-25
这两句话实在太高深艰涩,我试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一下吧:

前半句主要是心理学上所谓紫格尼克效应:

有一位叫布鲁玛·紫格尼克的心理学家,她给12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她让孩子们完成一部份作业,另一部份则令其中途停顿。一小时后测试结果。110个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新。紫格尼克的结论是:人们对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成欲”已经得到满足,而对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这就是所谓的‘紫格尼克效应”。

你不妨试一下:一笔画个圆圈,在交接处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瞧一下这个圆吧,此刻你脑子里必定会闪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为你总有一种出于未完成感的心态,竭力寻求终结途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症结在于潜在交配对象一直未能完成交配,形成了一个心理上的弧形空白缺口,一定需要做点什么来弥补,于是便骚动了。

后半句其实描述的是人类生殖过程中的柯立芝效应(Coolidge effect)导致的边际递减效应。

柯立芝效应:哺乳动物在繁殖交配过程中,如果引入可受孕的新的伙伴,雄性和雌性动物都会表现出持续、高亢的性行为。反过来理解,如果每次交配的伙伴都维持不变的话,性兴趣会出现不可避免的边际递减。

边际递减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当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的总数量越来越多时,其新增加的最后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即边际效用)通常会呈现越来越少的现象(递减),称之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德国经济学家戈森曾提出一个有关享乐的法则: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由此演变出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是增量的意思。边际效用就是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能增加的满足。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每一个你魂牵梦萦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群日到想吐的男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8-08
就像张爱玲在小说里写的: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致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得不到的那个,在你心里永远都是最好的,你无法看到她一丝一毫的不好,因为没有得到,所以你心里永远怀揣着对他的无限渴望,永远骚动着你的心头,越是求而不得越是想要得到。而对于已经得到的,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你知道她全身全心都是属于你的,便不会再投入更多的目光在她身上,因为你清楚的知道,即使你什么都不做,她也不会离开。
这句话体现了人的劣根性,就像小时候大人常教育我们的,别的的东西永远都比自己的好,对于得不到的总会珍重,得到的通常视如草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