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分为哪几个阶段

如题所述

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

一、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将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掀起了全国性的反对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此期间,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顽强抵抗,与日寇浴血奋战。

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四次大规模会战,这些大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作战实力和精锐部队,中国军队以空间换时间,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战略相持阶段。

二、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

随着战局的扩大,战线的延长和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的财力、物力、兵力严重不足,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使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广大农村均控制在以八路军、新四军为主的中国军队手中,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在这个阶段发生的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黄土岭战役、桂南会战、枣宜会战、五原战役、百团大战、豫南会战、上高战役、中条山战役、苏南反清乡作战、第二次长沙会战、香港保卫战、第三次长沙会战、仁安羌大捷、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战役。

三、战略反攻阶段(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

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普遍发起局部反攻。与此同时,国民党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

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

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日军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的包围之中,因此全面反攻的任务,自然地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中华民族八年的全面抗日战争宣告胜利结束。

扩展资料: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演讲。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毛泽东着重指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

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是战略的反攻战。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还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8

分为局部抗战阶段和全面抗战阶段,局部抗战阶段又分为局部抗战兴起阶段和局部抗战发展阶段,全面抗战阶段又分为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

一、局部抗战阶段

1、局部抗战兴起阶段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一·二八事变爆发。

驻守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粤军)展开回击,随后张治中率中央军第五军增援上海,双方陷入僵持,即第一次淞沪会战(淞沪抗战)。

这一阶段由于国民党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日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同时侵犯上海,并炮制伪“满洲国”。

2、局部抗战发展阶段

局部抗战发展阶段是从1933年日军进犯山海关开始,1935年,日本策划制造华北事变,妄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伪“满洲国”。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救国游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抗日,蒋介石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初步形成,为全国抗战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二、全面抗战阶段

1、战略防御阶段

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7月16日、17日,中华民国最高统帅蒋介石在庐山先后发表《蒋介石庐山抗战声明》,号召全民族抗战。

7月31日,蒋介石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宣告战争已经全面爆发。

这一阶段的战役主要有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南京保卫战失利后日军进入南京城开始了为期46天的南京大屠杀。

1938年8月至10月的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参战日军达30多万人,中国军队达110万,在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伤亡40万人,中国军民以巨大的牺牲迎来了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

2、战略相持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战场逐渐转移到了敌后战场,这一阶段爆发的重大战役主要是三次长沙会战。

三次长沙会战对日军造成重大打击,尤其是薛岳指挥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日军5万多人。这一度改变了当时中国国内的抗战士气。

随着日本战略重点的转移和诱降方针的实施,中国国民党一方面坚持了继续抗战,其军队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并组建中国远征军协同盟军作战,但其抗战在总体上逐渐趋向消极。

3、战略反攻阶段

这一阶段日军逐渐失去的战略主动权,1943年12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华北方面军停止向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先后攻克日军坚固防守的松山、腾冲、龙陵,收复西南失地。成为了日本在中国战败的转折点。

1945年1月27日,中印公路完全被打通,两军会师于芒友。至3月,反攻胜利结束。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解放缅甸领土8万余平方公里,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毙伤日军4.8万余人,基本消灭了日军第18、56师团。

1945年8月14日,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5日,日本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1、共分三个阶段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2、抗战简介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国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称)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抗日战争习惯上指八年抗战。
从1937年7月7日爆发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止。事实上,中国战场的最后停战时间是1945年8月23日苏军占领旅顺港为止。
共分为三个阶段:
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从1944年1月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11-25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