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MBA有什么发展前途吗?就业方向是哪?

如题所述

因人而异,MBA主要是从事高级管理或者即将从事高级管理的人员比较适合,就业方向一般是在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位置。

如果是认为只要学了MBA就能做高级管理你就错了,MBA的报考人员都是需要有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3年,专科5年,等你在学出来又要3年,里外里就是6年的时间。

如果你在一个单位工作,3年的时间势必也会做到管理岗位了。所以一般MBA的学员都是为了2次的职业发展或者跳到更好的单位而学习的,MBA不是简单的一个求职的加分,更是一个人能力的象征。

工商管理学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这个专业的范围比较广,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因此,工商管理是一门基础宽的学科,个人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比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 会计 企业投资等。

社会上认为工商行政管理就是工商管理,其实这存在一些误区。工商管理与工商行政管理在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能力、专业课程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区别。所以,二者不能作为一门专业对待。

扩展资料:

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历者。

b)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并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历者。

c)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历

4. 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此外,各校还可能在教育部门规定的MBA报考条件基础上制定本校的报考条件。比如清华大学,对大专毕业生考生,要求有突出的工作业绩(相关证明、业绩报告),或者有达到学士学位水平的,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论文 (1万字以上);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CET四级考试。

所以,在报考某个学校以前要弄清楚它的附加条件。

复试的大致流程相似,一般为收到复试通知书,告知考生准备哪些相关复试材料、复试地点及时间等。通常要完成报道、体检、专业笔试、听力考试以及专业面试和英语口试。但各个学校由于具体要求不同,复试的特点和侧重点也不同,因此考生在复试前应该了解自己所报考学校的复试规则,以及复试内容、参考书目等。

(1)笔试

专业理论课往往采用笔试形式,考查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题目不会很难,但涉及的面一般比较广,题目比较灵活。在复试前的这段时间,考生应系统复习相关院校相关专业指定的参考书籍,查阅所报考学校导师的学术作品、研究方向;查阅专业报刊杂志最近关注的热点,做到心中有数。

(2)综合素质面试

一般由5位老师组成复试导师组,其中一位老师为主考官,还有一位为记录人员。提问时,一般会问专业课相关知识和其他一些包括考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问题。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通过这段时间的交流,导师会判断考生的专业知识、从事科研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

(3)实践(实验)能力考核

条件许可的单位单独组织进行。 

(4)外语听说能力测试

各校都有自己的设计和评分方式。有的学校听力和口语放在一起考试。口语考试一般先是自我介绍,然后和老师对话,老师会问一些专业性问题,考生应提前复习专业英语词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商管理硕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4
在读MBA的过程中,可以学到新商务技巧和理论,增进工作的灵活性,提高获得权力的能力。对于那些想获取升职空间的人,它是进入高层管理的门槛,是开启前程的平台;而对于那些想开创自己事业或家族商力的人来说,它也可能是一个出发点,对他们来说,企业家们缺乏经营和建构企业的坚实的基础知识。MBA提供的知识,是在培养一种工商管理的通才。
一、专业管理知识
MBA是一种商业语言,更是一种研究商业本质和逻辑的科学。MBA课程中的财务、营销、HR、企业运营策略等可以帮你了解到整个相关的商业逻辑。包括一些商业案例等实战训练、思维能力训练。
如管理经济学讲述了微观经济的常识,市场营销课涉及定价策略,DMD给我们提供了数据模型分析的方法与工具,公司理财则展示了做为一个公司核心的财务方面的理论。
二 人际关系网络的建设
这是积累人脉的捷径,MBA 的人脉圈可能是中国商业人脉圈里比较有含金量的一支。我们在工作中只能积累本行业的人脉,MBA的同学当中来自各行各业,很多人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成功经验,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之外,大家课余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因为身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大家很自然的相互交流、借鉴和学习,共同提高。
三 思维模式的改变
MBA教育最重要的特点是实用性,不重在灌输知识,而在于你怎样用你学到的知识去指导你的管理工作。
长期以来,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观念,而这种观念和思维模式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MBA给我们带来的最重要的价值是理性的认识自己,是对我们固有的观察、分析、思考和决策的思维模式的扩充。让自己在思维、视野、语言和交流的能力、判断和决策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过MBA的学习,从整体上去把握一个知识体系的结构,知道如何去系统的看待问题,然后通过实践和应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第2个回答  2018-06-29
MBA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专业学位课程,招收的都是未来的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员。MBA无论是从学费、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师资及教学模式、就读人员等和考研及大学等时代的学习差别很大。关于你问的考交大mba有什么发展前途吗,我主要想讲下四个方面:
1.在2017年研究生全国统考报名中,全国报考人数逆势反弹,较去年增长了7%。同时在所有的考生中,专业硕士占了48%。交大MBA的报考人数更是突破了5000多人。可见学员对交大MBA的认可;

2.根据2016年度全球MBA百强榜及交大公布的毕业学员薪资涨幅来看,交大MBA毕业生三年平均薪资持续上涨,毕业学员都分布在金融,咨询,互联网等高利润行业,MBAer薪资的涨幅也证明了在经济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MBA的项目价值依然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无论是从报考人数,还是商学院的数量,还是毕业后的就业薪资来说,都说明了学员及企业对MBA的认可。

3.交大MBA课程大部分由海内外知名学者、教授任教或答疑。即使是在教育这样高尚的行业里,博导的收入就是一个普通小学老师的几倍。在每个领域里都是越向顶端人越少,越稀有则越贵,况且是交大这样在全球MBA都能排上名次的院校。而越向顶端,抵达的路径就越艰辛越残酷,需要支付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成本。资源是有限的,需求有多大,价格就有多大。把学费提高,就是让那一批需求不大的可以融通的人退出教育资源竞争。这是一个非常公平的模型。交大MBA不是学费贵,而是商学院本来就很贵,那些表面上免费的教学环境,教育资源最终只是通过学费来让你买单而已。交大MBA的学费不是简单的价格,是你享用这个学校的一切需要付出的成本。

4.正式由于招生对象以及这些学费支付能力的差别,交大MBA带来的人脉价值也很高,这些同学资源也会成为你以后人生最重要的资本!我们总谈论阶级固化,谈论圈子的重要性,而所谓“圈子”,其实就是人际质量。和越多优秀的人在一起,你的眼界,心态,处事风格都将慢慢受到影响。这些人脉的价值确实会远远超出个人能够建立的价值。

根据交大MBA公布的学生就业数据来看,交大学员毕业后从事的行业中,进入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或创业的比例上升;从职位上来说的话,担任部门经理、咨询顾问、专业人士的职位比例在各项目中比例较高。2016 年FT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上海交大安泰MBA学生毕业后3年平均年薪达到74.6万人民币,毕业前后整体涨幅在50%-80%左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2-24

MBA是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训练,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

在就业方向上没有什么限制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在各个行业都是有MBA人才可以发挥的舞台;

复旦大学MBA学生近年来部分就业企业

上财MBA毕业学生就业方向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因人而异了,现在国内MBA的学校太多了,很多三流大学也在做MBA的项目。主要是看你想要什么,要想好好学到东西,好好成长,建议一定要报考好大学的MBA,至少要看34所自主划线的大学,剩下的走国家A区线和B区线的学校看都不要看。
如果只是想混个证书而已,可以考虑3流大学的MBA,不怎么用上课,学费也比较低,不过确实学不到什么东西,很多三流大学教MBA课程的老师都是带本科生的师资。

至于MBA的发展前途,说实话,这个不好回答,能力强的没上过学一样混的很好。MBA主要是从事高级管理或者即将从事高级管理的人员比较适合,就业方向一般是在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位置。

如果是认为只要学了MBA就能做高级管理你就错了,MBA的报考人员都是需要有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3年,专科5年,等你在学出来又要3年,里外里就是6年的时间。如果你在一个单位工作,3年的时间势必也会做到管理岗位了。所以一般MBA的学员都是为了2次的职业发展或者跳到更好的单位而学习的,MBA不是简单的一个求职的加分,更是一个人能力的象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