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中国的什么

如题所述

1.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军事防御工程,它以高大、坚固且连绵不断的特点著称,主要目的是限制敌方骑兵的行动。
2. 这项防御体系不仅仅包括城墙,还涵盖了与之相结合的城、障、亭、标等多种防御设施。
3. 长城被誉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其名称最早出现在《史记·楚世家》中,记载了齐宣王为防备楚国而修筑的长昌并城。
4.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各诸侯国就已经开始在自己的领土内修筑城墙,以抵御北方的入侵。
5. 长城通常建在地理位置重要的交通要道上,八达岭瓮城便是其中之一。它位于山脊之上,受地形影响,呈现出东低西高、东窄西宽的格局,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
6. 瓮城内没有井,水源稀缺,因此平时驻军不多,守城部队主要驻扎在距离西北三里的岔道城。
7. 瓮城内原有一座“察院公馆”,用于皇帝路过时的住宿或官员的停留。
8. 瓮城的东门楣题额为“居庸外镇”,修建于明嘉靖十八年,而西门楣题额“北门锁钥”,其用意在于强调城门的重要性。
9. 城门洞上安装有巨大的双扇木门,平时开放,战时关闭,成为坚固的防御设施。
10. 当反击的号令响起,城门洞便成为军队发起冲锋的出口。
11. “居庸外镇”关城的城台上原嵌有一块石碑,刻制于明朝万历年间,记录了修筑长城的时间、长度以及主持官和工匠的姓名,以明确责任。
12. 从城墙上俯瞰,可见往来的车辆和穿门而过的游人,这里不仅是军事防御的关键,也是历史上的交通要道。
13. 长城南通至昌平、北京,北可达延庆,西北往宣化、张家口,因此得名“路从此分,四通八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