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2-12-08
其实,了凡先生在明朝就说了,“大抵人各恶其非类,乡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难自立。且豪杰铮铮,不甚修形迹,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败,而善人常得谤”。作恶易,做善难,现在这个世间本来就是“善事常易败,善人常得谤”。所有,不要指望做善事有多少人赞叹,有多少人拥护。一心一意去做,不就得了。
对于这些人的态度,你也不必认真,一笑了之。了凡先生的处世态度,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 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
善人,敬而亲之;小人,敬而远之。
第2个回答 2012-12-08
利用你的善良欺诈你?——既然朋友有这种自知的话,及时回避、躲开这种欺诈就行了。
当然,对于那种欺负、压迫他人成性的行为,仅仅心理或者行为上抗拒是不行的,有必要努力、恳切地请佛菩萨加持,让你能躲开这种恶缘。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如果您还没有这样的“觉悟”,说明您的学佛还不得力、不入心。
如果您仅仅认为佛在表面上说的福报铺天盖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非常苍白,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是您的自心相续没有和佛法对应起来。
假如您要问我如何请求佛菩萨的加持,请您再去看看诸多高僧的传记,请您忏悔往昔对那些虔诚信仰者的嘲笑和诋毁,请您郑重其事在佛菩萨像跟前上香、下跪、祈愿,把所有的顾虑、怀疑、面子统统放下,把您的苦恼倾诉给慈悲的他们,就像你小的时候在外面受了欺负,跑回家告诉自己的父母,哭着请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一样。
假如您做不到这一步,您在学佛路上还没有入门。
至于他人的祸福因缘,我们暂时没有能力管到,但是我听有位法师讲过自己弟子的故事,他传了一个非常殊胜的法给他们,结果弟子感叹说:唉,真怕自己在修学的道路上会退转啊,那样的话,还不如今天听完法之后立刻就死去好了。
孔子曾经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生死对贤圣来说是如幻如化的真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的。
祝那些死者一路安好,将来转生有更多的机会去造福世人,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争取像他们一样有机会去帮助他人。
个人是这样想的,希望能够帮到您。
第3个回答 2012-12-08
因果是通三世的,我们不能只凭某人这一世的某一段的行为就断章取义地判断某人的果报,只有佛才是正遍知,知道所有的因缘果报。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至于对奸诈小人如何应对,要按缘起来。比如,你可以远离这样的人;你的心量如果很大,可以包容他;你可以帮助他改恶向善;你可以合法地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你可以就此拜忏;你可以以德报怨,甚至把功德也回向给他。其他方法还可以有很多,处理的时候,关键是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样的想法就对应于什么样的行为。
请参考《了凡四训》
第4个回答 2012-12-08
我不学佛,我修的是道。但天下所有的宗教和思想都是主张“仁爱、博爱”,你的问题我看是修心还不够“因为这个世界上我们看的到的都是短暂的,无论美丑善恶。修心的人主要通过爱自己、爱别人及至爱世界之万物,修炼广博胸怀以容世界万象。
对你提出的问题我的方法是,利用我们修心之人的洞穿力、控制力:虚则观之、实则避之、顺气自然之”。
意思是:一:对那些虚假、虚幻、不符合善、美、真的东西静心观其变。
二:对那些有破坏及损害的事利用我们的洞察力去提前预见和规避。
三:尽人事而安天命,对人力不可触及的事用真心去接受并坦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