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才是王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前几天在微信朋友圈突然看到哈文发布的李咏癌症病逝。在与癌症抗争的17个月里,很难想象那是多么的艰辛和痛苦。真的是病来如山倒,那么优秀的一个主持人也逃不掉疾病的折磨。对于李咏,最深的印象就是他主持的非常6+1,他风趣幽默,英俊高大,在舞台上活灵活现,可是在病痛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让亲人痛心。我们再来看看,近几年去世的名人,他们都是有钱人,都请的起最好的医生,用的起最贵的药,可是一样无济于事。没有健康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身边也有不少疾病去世的亲人,让我痛心疾首,我的妈妈是肾病走的,我的二舅是鼻咽癌走的,都是最爱我的亲人,子欲养而亲不待,多么痛的感悟。妈妈走,我才会走路,可前几年二舅走,我看到了。头天晚上,小舅给我发了信息,让我做好心理准备,说二舅七孔流血去抢救输血了,第二天早上我女儿就接到电话说医生又在抢救了。血用盆都来不及接,二舅在喊“救救我”。来不及准备抢救室了,几个医生在病房里实施抢救,小舅把抢救的全过程用手机记录了下来,短短的5分钟……那天正好没有话费了,没第一时间接到电话,晚上我下班后,得知二舅走了,当时就蒙了,整个人手足无措,满脑子是二舅的身影,老公让我赶紧吃点晚饭,洗个澡就把我送去外婆家……生死是常态,但是对于亲人来说,这是沉痛的打击。现在外公身体也不好,高血压引起的中风,只能常年躺在床上,每每想到这些,就刺痛我的心。

现在人们对疾病的意识太浅了,把身体交给医生来管理,一有病就想到吃药,靠医院的仪器检查,其实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有些疾病是可以通过营养素治愈的,我们的身体很强大,只要给足养分和时间,细胞可以自动修复。打个比方,手上有个伤口,过几天就自动长好了,为什么呀?去医院也只是消毒包扎一下而已啊。像糖尿病,高血压有几个人是吃药好的?其实是自己缺乏对医学知识的了解,西医属于对抗医学,西药只能起缓解作用,反而会有药物的副作用。到疾病真正找上门就糟糕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生活质量没有改善,像父母小时候,吃的都是地里自己种的蔬菜,现在都是大棚菜,以前一年杀一次猪,现在半年就可以了,猪吃的都是化学饲料,人在不知不觉中吃了农药,抗生素,人的身体怎么能好。加上快节奏的生活,日夜颠倒的上班,不能不说,为健康担忧。以前很少听说癌症,近10年癌症像雨后春笋,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也居高不下,殊不知这类都属于环境疾病。富兰克林说:“保持健康是对自己的责任,甚至是对社会的责任。”保持健康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希望老了可以坐在摇椅上享受阳光。我推荐和我一样,想要健康,要懂得健康常识的朋友,可以去买几本关于环境,健康的书看看,自身健康从改变观念开始。远离经皮毒。几本不错的书,《百毒不侵》《失窃的未来》《我们正在毒害孩子》。也可以看看医书《失传的营养学》《黄帝内经》。

健康,对于癌症病人来说,遥不可及。对于贫穷家庭来说又无疑是雪上加霜。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成员住院,可能就会像热锅上的蚂蚁,让其它人忙的团团转。不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才好。对于小康家庭,也可以一朝回到解放前。所以重在保养,注重保健的人,不一定都是有钱人,而是有提前保护的观念,尽量把疾病拦在医院门外。对于没有观念的人来说,真的是后怕。钱的价值,在于你怎么利用了。中国人大多都是把钱花在最后几个月的,现在不懂养生,总会养医生,医院那么多,没有见得病人少了,而是人满为患。

从平时的起居,换用环保日用品,合理的膳食营养,愉快的心情调节,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开始。旅行也是一种健康的方式哦。旅行的好处并不是拍拍照,吃吃美食那么简单,而是心灵的成长,我想健康平静的过余生,有诗和远方,很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