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想吸附模型有哪些其他名称或者题法?

如题所述

理想吸附模型主要有六种其他名称或者题法。
吸附是指物质(固体物质)表面吸住周围介质(液体、气体)中分子或离子的现象,探讨吸附现象,并进行后续的分析,需要建立吸附模型。从吸附模型的分子层数来区分,吸附模型可以分为单组份吸附和多组分吸附两种。
1、Henry 吸附模型:Henry 吸附模型是由吉布斯吸附公式和气体状态方程导出的,该模型的假设条件为:压力小于1MPa;低覆盖率吸附;理想气体,不考虑吸附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Freundlich 吸附模型:Freundlich 吸附模型可认为是Henry模型的延伸,该模型具有严格统计热力学基础。模型假设条件为:非均匀吸附,固体表面吸附能不相同;单分子层吸附。该模型适用于中等压力、低浓度气体、单分子层吸附。

3、Langmuir吸附模型:1916年至1918年,Langmuir首次从动力学模型出发,推导了固 体表面单分子层吸附模型,简称L模型。该模型假设条件:单分子层吸附,与Freundlich模型类似;固体表面均匀并且表面各处吸附能力相同,吸附热不随其覆盖程度发生改变;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并且吸附速率与解吸速率相等;理想气体,假设多组分流体中每种组分吸附能力一致。

4、Radke-Prausnitz 吸附模型:Radke-Prausnitz 吸附模型简称R-P模型,其理论基础是理想吸附溶液理论。将吸附分子相近似认为理想溶液。R-P模型一般适用于有较大浓度范围的吸附过程。

5、Toth 吸附模型:为了克服在压力极低的情况下Freundlich吸附模型不符合Henry 吸附模型,并且Freundlich模型求取的吸附量随着压力的增大没有一个极限值这些问题,前人提出半经验式的Toth模型,简称T模型:其中n为与吸附剂不均匀性相关的参数。同时Toth模型来源于吸附势理论,一般用于非均匀吸附。

6、Langmuir-Freundlich 吸附模型:1984年,R.Sips等建立Langmuir-Freundlich 吸附模型,简称L-F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吸附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可以简化为单层吸附模型,但是不符合Henry定律。在较低浓度时,可以简化为Freundlich 吸附模型,当n=1时,可以简化为Langmuir吸附模型时,适应于表面均匀等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