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刘彻推行的一个重要法令,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削藩的手段和措施而已,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各个诸侯的封地,并且削弱各个诸侯王的势力。
推恩令是朝臣主父偃建议的,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汉武帝之所以要退出推恩令,也是因为他要削藩。当年汉高祖刘邦分封诸王,他是痛快了,但对后代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从汉文帝开始,就不断地有诸侯叛乱,让朝廷也是顾此失彼。汉景帝的时候,更是爆发了七国之乱,这不得不让朝廷更加警惕。所以,汉武帝登基后,决心要削藩,加强中央集权。而推恩令还是比较合适的,毕竟既符合了汉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那么,推恩令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推恩令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封地大的王国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了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就使得面积过大的封国,逐渐的分崩离析。
推恩令的影响也是很重大的,首先,加强了中央集权,对皇帝的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其次,这样更有利于朝廷的政策下达,和地方的执行。最后,诸侯手中的广大的地盘被瓜分,他们手中的势力根本就不能和国家相抵抗,以便于国家对诸侯的统一管理。这样,地方上没有了诸侯的叛乱,对国家和百姓都是百利无一害。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原因:
有以下两点:
1、各诸侯王实力的增强已威胁到中央政权,如景帝时“七国之乱”。
2、经过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治理,国家已经国富兵强,而诸侯国经过“七国之乱”,实力被消弱,因此具备了实行推恩令的时机和条件。
推恩令的作用:
推恩令的作用在于不仅使汉武帝刘彻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中央集权制度,也从另一方面巧妙地减弱了各地诸侯的封地和势力,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自然他们也就不会有和中央集权对抗的胆量和想法。推恩令的作用还在于使国家得到安定,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推恩令的内容:
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重要法令。主要内容是将过去由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的情况,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 汉初,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长子单独继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孙得不到尺寸之地。
虽然文景两代采取了一定的削藩措施,但是到汉武帝初年,“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谋以逆京师”﹐严重威胁着汉朝的中央集权。因此公元前127年正月,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推恩令吸取了晁错削藩令引起七国之乱的教训,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
这使得诸侯王国名义上没有进行任何的削蕃,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导致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