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画好中国画

如题所述

中国画作为一门源于中国的独特的绘画艺术流传了千百年不曾衰败。在今天仍被许多人所喜爱。它可以陶冶情操,舒畅心情,丰富我们的生活,实在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艺术。 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作品不仅包括画的主体,还要求有提款、印章等。所以中国画艺术同时囊括了诗歌、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中国画的确是多门艺术的有机结合。所以画好中国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怎样才能画好中国画呢?让我们共同来研究。 一、绘画工具的选择 国画因其艺术表现的特点,在画具的选择上也有起特殊的艺术要求。能否选择一套合适的画具直接影响着一幅作品的艺术水平。 1、 纸 国画用的纸主要是宣纸,可分为三大类:①生宣。这是一种未上过胶和矾的纸,渗透性大,吃水多,易渗化和涸晕,适宜画写意画。生宣中净皮单宣较好用。在净皮单宣上再加工,叫做特种净皮单宣,其质软,面光平,特别好用,用来画画也顺手,既见线,又见墨色。②熟宣。在生宣纸上刷上一层白矾水便制成熟宣。矾有固定性,墨色在纸上不润,适合画工笔画。③半生半熟的宣纸。是在生宣纸上加少量的矾制成。适合画半工半写意的画。 除宣纸外,还有高丽纸、皮纸、麻纸。不太常用,这里便不做介绍。这么多的纸,看来在作画前真的要选择适合自己画的特点的纸。怎么才能区别纸的优劣呢?优质的纸应具备如下特色:松而不弛,光而不滑,润而不燥,易淡干湿层次,轻柔搓而无损坏。按照如上特色,我们可以通过听、摸、看、试来区别。听,捏住一角抖动,若声音发闷,说明纸质较好;摸,用手触摸纸面,以手感发涩而具潮湿感者为佳。看,对光看,其纸纤维呈云块状则利于墨色扩散,显得丰厚;试,最重要。试渗化性大小,试笔痕是否留得住,试墨色层次是否丰富以及墨色是否明亮,试用笔是否顺畅不涩,等等。 2、 笔 笔有大、中、小、长、短、肥、瘦之分。写意画以用大、中型笔居多。罕用小型之笔。 工笔则常用小笔,易于线条勾勒。 毛笔从毫毛分有软、硬、兼三种。他们各有其特点,才能准确选择合适的笔。 软毫。含水分多,柔和圆润,其墨色容易有浓淡干湿的变化,能挥洒自如,表现力丰富。适用于表现圆和软中带刚的线条及多变化的面。不适用于绘画方和硬的的线条。这类笔主要用羊毛制作。比较著名的有产于浙江湖州的羊毫笔,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画家之青睐。 硬毫。含水分较少,挺拔劲健,锋芒毕露,弹性强,适用与方和硬的线条。做画时,一波三折,如书法般,均见功力。于皴、擦、染、点中见奇韵,浓淡干湿中见墨彩。它适合画山水及花鸟中的枝、藤。硬毫以狼毫为主,是黄鼠狼之尾制成。 兼毫。是软硬毫混合制成的刚柔相兼型的毛笔,软硬适中,兼有硬毫、软毫、两方面之优点。市场上以白云笔最为常见,一般是狼羊毫搭配,这种笔既用于勾勒,又可点染,深受画家喜爱。 笔的优劣以毛色纯,开锋后尖毛整齐,肥瘦得体,弹性好特别是笔之回弹聚散性好为标准。挑选时,轻按笔头,以笔头不空、饱满为好。将笔尖轻轻搓开,笔毛要整齐,笔尖处的毛排成一排。 但各人的习惯与画风不相同,必然对笔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一支好笔的评价标准是要适合自己,用起来顺手。 3、 墨 墨是直接关系绘画效果的因素。过去用墨以块墨为主,它以猪油或桐油或松脂木所熏之烟,手工研磨井和胶及香料压制而成的。它形状以长条形为主。现代所用的墨主要是绘画墨汁与墨膏。原先之墨汁胶重、色灰而质粗,绘画墨汁的优点是方便、省力、省时,缺点是缺少最浓的层次,且胶普遍偏重,因此作大泼墨时浓墨层次易糊烂,在水的冲渗中也不如块墨所研之墨汁能保住最初的笔痕。 4、砚 砚之优劣,除外观外,主要是石质,石质坚硬而色泽大方深沉,发墨而贮水不易干者为好,现在市面上的外方内圆的大砚或者圆形平底盆状之墨海是很实用的,且价也廉,适合初学者使用。 5、垫 作写意画一般离不开垫,最好选用那些略有弹性而不过分、不吸水、色白或淡色的东西作垫。毡子是很好的材料。初学者可以用报纸代替。 中国画的画具还有水盂,调墨、调色之盘,镇纸,也可包括印章与印泥等,但因为这些不直接影响作画产生的艺术效果,便不——详述了。 二、绘画中笔法的运用 执笔法 中国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墨线为基础,用以表现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同时通过墨线还可表达作画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国画的墨线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立的美学价值。所以,中国画中怎样用笔是画好中国画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中国绘画执笔同于书法,基本要领是拿毛笔时用大指、食指把住笔杆,呈“龙眼”或“凤眼”状,中指紧随食指把住笔杆。执住笔后,一般笔杆不超过食指的第一指节。指实、掌虚、腕平、五指齐力,运转收放要自然。绘画执笔比书法执笔灵活,由各人喜好,可稍随意。但初学者须掌握基本要领。 用笔法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等方式。 1、中锋运笔 垂直,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用中锋画出的线条挺劲爽利,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 2、侧锋运笔 手掌向左偏倒,锋尖侧向左边,由于是使用笔毫的侧部,故笔线粗壮而毛辣,多用于山石的皴擦。 3、藏锋运笔 笔锋要藏而不露,横行“无往不复”,竖行“无垂不缩”,古人称之为“一波三折”,画出的线条沉着含蓄,力透纸背,常用以画屋宇、舟、桥的轮廓,也用于山石的勾勒,树干的双勾。 4、露锋运笔 露锋则使点画的锋芒外露,显得挺秀劲健,画竹叶、柳条便是露锋运笔。 5、逆锋运笔 笔管向前右倾倒,行笔时锋尖逆势推进,使笔锋散开,笔触中产生飞白,这种点、线具有苍劲生辣的笔趣,树干、山水的勾勒、皴擦都可运用。 6、顺锋运笔 与逆锋相反,采用拖笔运行,故画出拇条轻快流畅,灵秀活泼,勾云、画水常用此法。 上述几法是常用的几种笔法,应用广泛。下面我们谈谈用笔的三点禁忌。 宋代韩纯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用笔有三病:一曰板;二曰刻;三曰结。”所谓“板”,是指没有腕力,用笔不灵活,画出来的笔线平扁,没有圆浑的立体感;所谓“刻”,是说笔划过于显露,甚至妄生圭角,不自然,没有生气;所谓“结”,是指落笔僵滞,欲行不行,当散不散,笔线不流畅。这三点都会使线条美感丧失。如何加以避免呢?最好是练一练书法。通过书法可以掌握用笔的技巧。要注意增加腕力,让笔和手融为一体。做到易行笔,易用力。还要注意用笔要自然,虽然用力,却又是“放松”的,不要刻意造作,用力自然。 三、如何练习画中国画 选好了画具,学会了用笔,就要练习画了。练习大致可分为两步:即临摹和写生。临摹即照着别人的摹本作画,同书法练习类似,要经过很长时期的临摹、积累大量的经验和作画技巧等方可用于写生实践。而写生则是通过接近生活,通过自己的审美旨趣自我创作并形成自我画风的过程,是较高层次的练习。 先讲讲临摹。首先像选书法帖本一样,要选择一些自己喜欢,适合自己风格的名家画集。但不要选择那些过于难的画册。对于初学者还是买一些画家编的国画入门之类的书较合适。练习时就基本照着人家的构图、笔法来画。但要注意不能一味照搬。用帖时首先要看,要品味要琢磨。看看人家是如何构图的,一些笔法的运用如何巧妙,画的神韵在哪里等等。考虑还了,再下笔。初学者可以边看边画,作画中也可以不断品味、体会用笔。这时要脑、眼、心、手并用。作画时要找手上的感觉、体会前面所讲执笔法中的用笔之内涵。练习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看完摹本然后默画,这时就不要去看摹本,待作完画后再进行对照、比评,找出不足进行改进。这个过程是自我摸索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找到技巧,并成为自己的东西。关键还是在用脑、用心。只有反复思考、品评,才能有提高。 再谈谈写生。临摹到了一定水平,就可以写生了。写生就是要对客观实在的景物、人物进行刻画、创作。 首先需要选景。这其实是相当重要的一步。要凭我们的审美观、艺术欣赏力来选取合适景物、合适角度、合适部分。就像照相,不仅要考虑光线,而且要考虑构图。所选景物应有层次、有主次、和谐统一。选择构图的方法可以用木框或将手指框成一个方形,将所选景物置于其中,观察品味是否合适,进行筛选,确定所画对象。 作画时首先要有耐心,要不断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将平日所得应用开来。还要注意写生并非完全的像照相机一样从自然中搬下来,根据作画需要,可适当删减不必要的景物,或添进新的景物,也可在景物中先加入需要的物件再作画。但对于初学者,主要锻炼其对景物刻画的能力,还应尽量保持景物原貌,待到一定水平再进行景物处理。 临摹和写生要点就简单提一下,关键还是在练习中自己感悟、总结,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案,但重要的是学会查阅“生活”这本大书。生活是我们认识世界,创造绘画艺术的源泉。艺术虽不等于生活,但生活就如同空气和水一样,离开了它,艺术生命也就停止了。不接近生活,只是漫无边际的遐想,玩弄笔墨,闭门造车,就无法作出真实感人的作品。在平日生活中,就练习搜索一些好的场景、好的画面,记在脑子中形成素材,今后作画便可以顺手拈来。要练习用艺术的眼光审视生活,用构图、取景等理论来应用于生活,这样才能不断熟练,不断提高。 看来,练习中国画还可以使我们更快乐地生活啊! 四、中国画的创作 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对绘画艺术美的评价是不一样的。以中国的山水画来说,它是在长期封建专制统治的压迫及一般士大夫的利欲熏心的现实之下,画家想超脱现实、回归自然,为了获得精神自由,借以保持精神纯洁,陶冶情操,解除郁闷而逐步形成的。还是1000年来山水画所以成为重点内容的原因之所在。 缺少了艺术,在心灵上便会是一片荒漠,艺术能激起青少年们无穷的力量,唤起青少年对理想的追求,获得精神世界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绘画艺术提高了人们的思想境界,美化了人生,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因此,绘画应起到如下两方面的作用:一是给人以愉悦美感,陶冶人们的情操。二是给人以教育,使人们生活得高尚、纯真,使人们奋发而上。所以我们搞中国画创作也应本着这样的思想。其次,我们还必须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创作的作品应保持时代气息。不同时代的人受着不同时代的思想、道德影响与制约,在审美认识上呈现出强烈的差异性。我们的作品要表现生活,要展现民族形象。时代在不断发展,对客观世界要不断认识,这样才有可能创造出崭新的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第二,能否表现清新的意境。中国画不重求明暗,色彩对比,更追求神韵,即能否表现中国画美学本质。什么叫“意”?对于中国画我们常说:“意在笔先,画尽意在。”“意”便指画者的思想、感情、意念、意义、理想等。而“境”则是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图景,它不是一草一木,而是元气流动的造化自然。表现清新的意境即要突显神韵! 第三,我们应该表现生动的笔墨。 石涛说:“夫画者,形天地万物也,舍笔墨何以形之哉?”道出了中国画的重要构成因素——笔墨。艺术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即作者表达的意境,形式即笔墨。所以学会笔法是十分必要。前面已作研究,这里不再阐述了。 把握住这几点,再加上你的努力,相信你终会创造优秀的作品。 中国画博大精深,不可能简单几言将其说尽,我们仅在这里作简单研究,中国文化需我们共同传扬。让我们共同努力,愿我们早日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