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孩子真不快乐吗?

如题所述

不快乐
可能有人觉得,懂事的孩子可以获得很多夸赞,所以他们是快乐的,其实如果从懂事孩子的内心发展来说,他们是不快乐的,因为懂事会失去该有的选择权利,因为懂事影响了成长的心理健康,也因为懂事会让自己觉得自卑、不值得被宠爱,而过于重视他人感受、忽略自身意愿的人,很明显是压抑自我、也是不快乐的。

01

懂事的孩子就是在失去

其实呀,懂事带来的不快乐,就是幼年时失去自由选择的权利,这种妥协或听话也并非是“懂事了”,而是一种被迫懂事的习惯,为了不给家长添麻烦、为了迎合家人的期许,只能被迫做很多不喜欢的事情,包括失去自主选择的权利,然而过早的懂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份代价呢,将会在成年后逐渐成为那个连自己都厌恶的“低自尊者”。


朋友小七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幼年丧母后就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并且从小的生活过得是比较拮据,小时候很想要买漂亮的发卡和裙子,可是奶奶总说“这些东西太贵了,穿在身上、戴在头上又不能吃不能喝,不要乱花钱”。

就这样,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小七生活得比较被动,想穿的衣服穿不到、想吃的东西也吃不到,如果对奶奶撒娇还会被怒斥一顿,时间久了,小七就慢慢失去了自己的想法,每天吃什么饭、有什么衣服穿什么衣服,放学回家后还要像个丫鬟一样被奶奶使唤着做家务活。


有一个懂事,又能帮忙做家务活的小孙女,大家都羡慕奶奶的省心,也有人夸小七懂事、知道感恩,其实外人哪里知道,她也想跟外面的小伙伴一样玩想玩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又实在是受不了奶奶那句“上辈子欠你的”的抱怨声,随着年纪慢慢增长,也无须奶奶过多唠叨提醒,但凡是小七能做的事情基本上都默不作声地完成。

02

懂事的乖孩子是很容易发展成“低自尊者”

都说懂事的人容易讨人喜欢,但在我看来这种喜欢,只不过是在享受顺从而已,小七的人生就是在懂事上不停地吃亏,童年生活在奶奶那句“上辈子欠你”的阴影中,长大后也因为儿时的默不作声习惯葬送了婚姻里的快乐。


初中毕业后小七和高中机会失之交臂,家庭条件所限也没有去读职高,再加上压抑的生活环境影响小七很快就进入了社会,而从小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她,有着明显的“多说话不如多做事”特点,在职场上她常常义务帮同事做好事,比如买早餐、定下午茶,甚至还帮同事加班干活。

然而,小七的这些懂事并没有赢得同事之间的喜欢,甚至还有一些同事变本加厉地指责小七没有做好事,在整个公司她做事最多、却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一个,都说善良的人迟早会被命运眷顾,在小七的整个人生体验里她只知道善良换来的是逆来顺受。


结婚后,小七为了把家庭照顾好,一边做着兼职、一边兼顾着孩子的学习成长,从一双手多方面兼顾的心理和体力劳作开始,小七就完全失去了自我,上班的时候鞠躬尽瘁、下班的时候用一心一意为了家庭付出,这样一个舍己为人的贤妻良母,可谓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可是小七自己却并不快乐。

据说,小七是小区里出了名的“好媳妇”名声,入门开始从来没有忤逆公婆、更没有大声对老人说话,也正是这份“懂事”逐渐发展成了“低自尊者”,所谓的“低自尊者”其实就是一种比较敏感的心理现象,因为过度在乎他人的感觉和眼光,小七经常因为一句有意或无意的话而难受,甚至有的时候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让她陷入极端的自我否决状态。


这种否认自我的状态,也让小七和公婆之间的关系慢慢变得异常尴尬,每次和公婆沟通总觉得对方故意针对自己,明明都是一家人仿佛过着如宫斗般的场景,有一次小七的女儿看了一整天电视,小七也来来回回说了好几遍“说好了看完这一集就关电视,这都看多久呢”,结果女儿依旧是不理不睬。

最终,无可奈何的小七生气地回到房间关上门,希望通过这个举止让女儿意识到自己的“不守信用”,没有想到的是小七此举并没有让孩子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反而引发了婆婆不满,小七教育女儿“不应该长时间看电视”,而婆婆不满地说“哪个娃子不看电视”。


就这样,小七当时听到这句话就觉得受不了,她认为婆婆就是看自己不顺眼、故意和自己作对,于是崩溃地大哭并语无伦次地说:“我受不了了,你们爱怎样就怎样”,她失望地丢下孩子、丢下家庭落魄地走在大街上,那一晚没有人打个电话关心一下、也没有人询问何时回家,这样的无视更让小七质疑婚姻和家庭的生活价值。

03

懂事就像是一件完美的商品,稍有缺点就容易被厌弃

英国某精神分析学家曾提出了“真我”和“假我”概念,那些过早懂事,听话的乖巧孩子,其实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假我”状态,在不该懂事的年纪懂事,其实就是满足需求的外在防御性表现,为了可以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让更多人喜欢他们不停地放弃底线、忽视自己,渐渐地,这种对自我的丢失和否决都会让自身出现很大的心理问题。


其实,懂事的乖孩子并不是真的“懂了”,更多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不得不”,过早懂事无疑是将内心压抑,被迫做出很多自己不愿意或不喜欢的事情,如果不及时纾解,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在未来只会越来越痛苦,懂事的孩子没糖吃,懂事的孩子也很容易受到伤害、甚至整个人生充满不幸运和悲伤。


从小听话懂事的孩子,总是以别人的指挥为中心、并且过度在乎他人感觉,这种懂事容易丧失自我,同时也会慢慢发展成“低自尊者”形象,比如不懂得拒绝、讨好他人,没有主见的跟随听从、喜欢对着干的拧巴者,其实这些表现呢,都是孩子长久压抑在心中的焦虑、痛苦和极端。


所以,懂事的孩子并不快乐、未来也不容易找回自我,健康成长对孩子的未来人生都至关重要,尤其是从小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更是每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应该得到的礼物,对于那些幼年成长的孩子,父母和家人的爱抚、关心和接触,可是远远超过衣食住行的生理需求!


---------------------
懂事的孩子也能够获得快乐,但是太过于懂事的孩子不一定能够获得快乐。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各个方面的思想皆是不成熟的,孩子的天性都是爱闹、爱玩,排除极个别较为安静的孩子,但是他们的内心还都是单纯而崇向自然、美好的生活的。
如果在其中有那么一些孩子,他特别的懂事,特别的能够知晓大人的脸色,看大人的眼色去做事,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这样来说看着他是比较乖巧、比较懂事的,但是其实对于孩子本身来说并不是好的。
因为在什么样的阶段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在孩子的阶段就应该主要以学习和玩耍为主,不应该让自己总是变得如此的成熟,因为那样已经丧失了属于孩子天性。
每个孩子天性都是爱玩、爱闹、爱乐的,如果有一个孩子他显得特别成熟,那么肯定是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些事情,或者是他目前所接受的教育,让他不得不将自己佯装成一个大人。但是呀,我想说,一个人小的时候就只有那么几年,那段时光将会是非常难忘的,而当一个人慢慢的长大,就不可避免的要去承接的太多。
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正常的成长,那么至少他长大后他的心理会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一种特殊的环境,一种特殊的教育,那么你又怎能保证他的心态不会因为自我所遇见的一些事情而扭曲呢?
就比如说,有的孩子小时候因为某些原因特别的怕黑,哪怕他长大了,在心中的这个阴影依旧是存在的;或者是有的孩子小时候自我生活的特别孤独,那么他长大的时候依然会心有余悸……
综上,所以说呀,当孩子只是孩子的时候,如果他过于的懂事,其实并不是好的。而人生就像做事一样,什么事物都是分阶段的,什么事物都是拥有前因后果的。
所以说呀,懂事的孩子,其实他并不一定就能够获得快乐,相反,不懂事的孩子有时候却能够获得的快乐更多。所以,我们对于孩子不能够总是揠苗助长,要遵循事物自然成长的规律。
每一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是一个独特的天使,时光在每个人的身上雕刻了独特的他们,每一个独特的他们献出的每一份力,合起来也就酿成了我们这个独特而精彩的世界。
孩子在不同的家庭教育下会造成不一样的孩子,那懂事的孩子往往背负过多的负担。

 1、精神压抑。

  懂事的孩子一般说的都是小孩子,因为他懂事,往往想问题都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考虑,不敢有自己的快乐与伤心,没有了孩子的天真与单纯,该哭的时候不哭,该笑的时候不笑。


图片来源网络
 2、压力与过度。

  懂事了就要考虑以后做的事情就是懂事,父母的期望,周围人的眼神都会影响到孩子,叛逆的熊孩子做了一次懂事的事父母都会夸他长大了,懂事了,而懂事的孩子做一次叛逆的事情就会遭到很多的冷眼,而且还要顶着懂事的光环坚持到底,不断忍让。

 3、有委屈。

  为了做一个父母眼中听话懂事的孩子,通常都是不敢给父母惹麻烦,有事情自己扛,自己解决,有苦自己咽,不会和父母诉苦。

 4、胆子小。

  因为懂事的孩子考虑的东西太多了担心的太多,所以不敢惹事,也不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害怕后果。

  懂事的孩子真的很让人心疼。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懂事的孩子,他们在压抑自己的欲望,小心翼翼讨好大人,却压抑了自己的需求,成了越来越自卑的人。

  懂事,其实是一种慢慢领悟的过程,不必刻意的教导,更不必过早的要求,随着时间推进,他们总有一天会长大,父母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爱与言传身教好好守护孩子的童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