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户只能拥有一块宅基地吗

如题所述

在我国,城镇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在农村,要建造房子需要宅基地要被批准。我国农村人口的比重很大,相信很多人有“农村一户只能拥有一块宅基地吗”这个问题。我现在为您解答。

一、农村宅基地的含义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已经建设房屋、建过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已经建设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例如,农村村民的住房、附属用房(厨房、禽畜舍、厕所等)、沼气池(或太阳灶)和小庭院(或天井)用地,以及房前房后少量的绿化用地。
二、“一户”的含义
      一户,应根据户籍管理的户口来判定,即如果在户口本上登记的一家人,那么该户口本所登记的家庭就属于一户,该一户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当然,如果子女长大成人并也已成家,如分户后不够居住则可以另行申请宅基地。
三、农村一户只能拥有一块宅基地的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是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部的行政法规、以及各省的宅基地管理办法,在实践中,主要是依据各省的宅基地管理条例来进行申请的。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坚决贯彻“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区、市)规定的标准。这个标准要根据各省自己的规定来办理。
四、申请条件
      1、因子女结婚等原因确需分户,缺少宅基地的;
      2、外来人口落户,成为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宅基地的;
      3、因发生或者防御自然灾害、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搬迁的。农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使用宅基地:
      (1)、年龄未满十八周岁的;
      (2)、原有宅基地的面积已经达到规定标准或者能够解决分户需要的;
      (3)、出卖或者出租村内住房的。
      由于各省的规定有些出入,具体还要到当地的土地部门进行咨询后才能确定,总的程序和步骤就是上面所述,如有其他问题,请补充提问。
五、继承问题
      《土地管理法》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村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我国土地和房屋是分别实行管理的。根据规定宅基地是农民基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而享有的可以用于修建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无须交纳任何土地费用即可取得,是一种福利性质的,一般来讲不能继承。但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则属于公民个人财产,可以继承。
      实践中,农民宅基地的继承问题可以分为下列情况:如果继承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可以经批准后取得被继承房屋的宅基地;如果不符合申请条件,则可以将房屋卖给本村其他符合申请条件的村民。如果不愿出卖,则该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扩建,待处于不可居住状态时,宅基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继承人是城市居民的,比照上述不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情形处理。
      在此,在此提醒大家注意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以此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