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原文_翻译及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7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唐代·吕岩《牧童》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国小古诗儿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赏析

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像空间。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末句“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像空间。

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创作背景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一作□),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吕岩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