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字形特点

如题所述

甲骨文字的形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虚世下几个方面:形状奇特、笔画繁复、结构复杂、用途广泛。

1、形状奇特:甲骨文字的形状非常奇特,有的像人、鸟、兽、虫等,有的像器物、建筑、天文地理等,还有的像抽象的符号。这些形状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认识。

2、笔画繁复:甲骨文字的笔画繁复,有的甚至达到了历简几十画,这与当时的书写工具有关。当时的书写工具主要是刻刀,因此在刻写甲骨文字时,需要反复刻削,才能刻出清晰的文字。

3、结构复杂:甲骨文字的结构复杂,有的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有的是由多个字组成的。这些结构的出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4、用途广泛:甲骨文字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用于记录祭祀、卜辞、宗庙、官职等方面的内容外,还用于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如牛、羊、猪、鸡、鸭、鹅等家禽家畜的数量、品种、性别等。

甲骨文的文字学价值

据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已识单字在1700个左右,而这些单字还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

中国的文字萌芽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各种刻画符号,成为中国文字的雏形,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发展,到了商代,中国的文字达到基本成熟阶段。

甲骨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内容丰富,对中国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过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依据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甲骨文比《说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来源于直接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纠正《说文解字》的疏失,解决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