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生鲜配送软件,当前生鲜市场发展怎么样?

如题所述

生鲜到家行业主要公司:阿里巴巴系:天猫生鲜、淘鲜达、饿了么、盒马鲜生;京东系:京东生鲜、京东到家、7fresh、兴盛优选;美团系:美团闪购、美团买菜、小象生鲜、美团优选;初创公司:多点等、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朴朴超市、食享会、同程生活;商超连锁:永辉超市、沃尔玛、山姆、家乐福、大润发优鲜等。

本文核心数据:生鲜电商市场规模;CR5市场集中度;NPS值

疫情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竞争随之加剧

2020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规模超4干亿元,较2019年增长64.0%。其中网络零售交易规模3641.3亿元,同比增长42.5%。疫情推动生鲜电商迎来快速发展。

并且,伴随着市场规模的增长,新的入局者不断增加,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2020年中国生鲜电商TOP5平台的市场份额之和为49.9%,较2018年下降了13.2个百分点。

精细化运营亟待优化,也是未来提高竞争力之关键

——生鲜网购成投诉重灾区,涉及用户体验的多个环节

然而,当前的生鲜到家消费者体验方面面临多重问题,用户相关投诉涉及到用户体验的各个环节。2020年全国12315平台共接收投诉举报2130.32万件,其中网购生鲜食品投诉举报6.58万件,是投诉率最高的领域之一。2021年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其主要的消费问题集中在:品质不过关、配送时效差、售后服务差、下单容易取消难、虚假促销等。且商品漏发、商品质量差和久未发货显示送达等问题,客服无法有效处理,反映了当前生鲜电商急需优化精细化运营。

——仅平台型到家模式用户体验表现尚可,其他模式均有欠缺

iResearch通过用户深访及专家深访,将生鲜到家平台的用户体验分为五个体验环节,并针对五个体验环节(商品情况、配送服务、平台服务、会员体系和线上功能),询问推荐及不推荐原因。通过对比4大类经营模式显示,平台型”模式用户体验表现良好,前置仓型、“到家+到店”电商平台用户体验较弱,“到家+到店”商超连锁模式的NPS值相对最低,用户体验较差,传统商超仍需时间适应新零售玩法,加速转型,以适应生鲜到家行业的激烈竞争。

注:调研样本N=1698;NPS: 根据用户的推荐意愿,将用户分为三类:推荐者、被动者、贬损者,推荐者与贬损者是对企业实际的产品口碑有影响的用户,这两部分用户在用户总数中所占百分比之差,即净推荐值(NPS)!

——各体验环节方面:会员体系、商品情况和线上功能用户体验有待提升

2021年,生鲜到家行业中平台服务和配送服务整体用户体验较好,且高于整体值42.0,会员体系、商品情况和线上功能表现不足,是后续提升的方向。

——推荐意愿影响因素:时效、价格和退换货便利性占主导

从用户的推荐意愿影响因素来看,来自配送时效、商品的价格和平台退换货便利性三者的影响最大。在推荐意愿低的原因中占据分别位居配送服务、商品情况和平台服务第一。

生鲜到家行业有待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客单价及复购率,建立平台竞争壁垒,从需求侧,生鲜电商企业应该着眼于用户精细化管理,而在供给侧应该能加专注于供应链效率的提升。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解决方案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3
生鲜非标准化程度高、低客单、低毛利、易损耗、高时效性要求的特点,决定其触网难度大。导致目前生鲜配送企业在生鲜供应链依旧存在着许多痛点。
(1)客户下单及结算流程繁琐且极易出错
客户通过微信群、电话下单,接单员要花费大量时间对接、整理、汇总需求,且极容易报错价、记错规格、写错斤两,导致企业损失。
(2)运维接单及跟单
销售或者接单员要把散落在各个微信号或者电话接听的订货要求,一一记录,并用EXCEL表格整理,然后录入到传统的进销存系统,再汇总每样食材的订购数量,并发送给采购员。
(3)采购
采购需等待接单文员,把所有订单的订货需求汇总,并通过微信对接,然后把采购需求表格打印出来,大致评估库存量,然后前往农批市场采货,或者向供应商发单,让供应商送货到仓库。
采购完成后,再分别后仓库核货,和财务核单。
(4)仓储
由于生鲜配送主要工作都在夜间进行,凌晨时分仓库陆续到货,分拣员立即开始分拣,难以做到对入库的食材都称重入库,并记录库存。
所以,生鲜配送企业,绝大部分都没有真实的库存数据,主要依靠出库的数量来判断经营情况。
因为没有入库数据,所以对库存、盘点、损耗难以管控。
(5)分拣
生鲜配送,需要根据客户的订货斤两,进行称重拣货,并需要对烂叶摘除、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食材挑出。
为了完成分拣,需要接单员预先通过EXCEL表,为每个客户制作分拣单,列明该客户所订购的食材、规格、斤两等信息,然后将分拣打印,分发给分拣员工。
分拣员接收到分拣单之后,按表格上的要求,找到食材,摘拣后称重,把实际称重斤两填写至表格,然后将食材放置于周转筐内,等待司机来装货配送。
最后,分拣员要将完成后的分拣单交还,由接单员把实际称重斤两录入至传统的进销存系统,以实现后续的打印发货单、客户账单核对等。
与以上传统运营模式相比,线上平台则显得更加灵活高效。尤其在这大浪淘沙之下的背景下,生鲜企业选择一款适用且好用的小帮菜生鲜配送系统已然成为脱颖而出的关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12
有需求就有市场。
第3个回答  2021-12-12
很多时候很多人总是分不清生鲜配送和物流配送的区别,总是有人傻傻的问我,你们是做那个物流的吧?听说现在物流配送可是大热啊,什么时候发了财来带我去耍耍呗。我总是要摇头苦笑,是是是,等我发财了,大家一起发财。
你可能会疑惑,那你到底是做什么的?
正如我上面所说的,我是一个做生鲜配送的菜三代。我爷爷以前是担着个扁担在大街小巷里卖菜的菜农,我父亲是在菜市场上有了一个档口的菜贩子,我?就是一个刚毕业即将接过父亲担子的小菜佬。
大学专业是物流配送的我刚开始也以为生鲜配送和一般的仓储物流是一样的,在毕业回了家以后我就恨不得大展拳脚,想让老爹同意买辆冷链车,想让老爹同意我去将家里的菜品像标准商品一样整理,想让老爹同意将家里的生意转移到互联网上......
我想了很多很多,但似乎却从未想过它是否真的能够实施。
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总是摇头,这个行当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年轻气盛的我确实不服气,我已经是大学毕业,读了这么多年书,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走路嘛?终于,在我的死缠烂打之下,父亲终于同意了让我看铺子一段时间。
那个时候我差点兴奋的唱起了歌,那一天,我就坐在档口里,想象着怎么用我七寸不烂之舌来打动客户购买我家的菜品,这个时候档口的电话响了,沉浸在幻想中的我没有注意,知道过了很久我才回过神来跑过去接听。电话一通,就是一阵噼里啪啦的话语传来:“老陈,你可终于接电话了,听好了,我要萝卜..........”在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对面已经报完单挂断了电话,留下了一脸懵逼的我。
我看了一下我记下的需要配送的蔬菜名称只有五六个,其他压根就没有听明白,对面大叔那浓厚的口音我实在没有信心再听一次能听明白,但我只能硬着头皮重播回去,在心里哀嚎这比英语听力难多了的苦闷中继续接受大叔的洗礼.......
好不容易缠着大叔报完所有单,我开始将需要的蔬菜整理,嘴里念念有词,冬瓜要5斤,枸杞叶要3斤.......一番折腾后,看着地上掰到了地上的完好的菜叶,我已经挫败的说不出话来,为什么蔬菜这些产品就不能像普通的标准商品一样要什么就直接拿,还要进行粗加工呢,这可真浪费时间。
此时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给我吐槽,赶着送菜的我跟父亲喊了一声我去送货了,就开了家里的三轮出了门,但我却没想到再回来已经是四个小时后,我........可耻的迷路了,结果送过去的菜品客户不满意,又没有按时送到,还是靠着父亲一阵赔笑道歉才搞定,这让我的失落已经突破天际。
看到我情绪低落,父亲主动跟我搭话,瓜娃子,还觉不觉的这个行当简单?我摇了摇头,难。父亲吐了吐烟圈,还早着咧。食材配送这个行业从来就没有那么简单,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呐,小看它的人刚进来往往会碰的头破血流,以后你还是跟着我好好学吧。
回到家,我开始了深刻的反省,对于生鲜配送,我确实是过于小视了。生鲜配送非常考验一个人的经验,对于不同种类的,不同产地的菜品要有深刻了解,还要懂得菜品加工,了解价格变化,这里绝不是我这种小年轻可以一蹴而就的。
不过我还是觉得我原来的想法有一点是没有错的,生鲜配送企业要实现互联网转化,只有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来进行工作,才能有效的控制人力成本跟损耗,才能更有效率的服务于客户,实现良性循环,获得更多客户。
在用电脑记过一次单后,我发誓我再也无法接受电话下单了。
第二天,我就开始上网搜索是否有关于食材配送的系统,没想到这一查还真的有很多,不过在多次比较后,他选择了观麦系统进行适用。虽然价格上它可能不是第一选择,但吸引他的是观麦开发的这套系统并不像其他公司那样,在没有任何实际操作的支持下,靠着天马行空意淫出来。从小农女创办开始,观麦就一直在为小农女提供技术支持,其开发的每一个功能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与测试,并且拥有丰富的用户数据支撑,不管是客户下单的微信商城搭建,还是对于高价值的肉类实际斤两出库,观麦都是做的尽善尽美。
而且初次之外,观麦系统还能提供像进销存管理,财务报表,司机配送,等强大的功能,实现了系统业务流程的闭环,真正的实现传统生鲜配送商的互联网转型,这绝对契合我的初想。
在试用了一段时间后,我也说服了父亲购买了这套观麦系统,成效是巨大的,规范的作业流程让我们的效率大大提升,也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支出。
只要用好手里的每一份资源,菜鸟也有可能顶翻老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