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以内的存款,真的100%安全吗?

如题所述

虽然存款保险制度规定,如果银行破产,个人存款50万元以内优先赔付,但是这并不是说50万元存在银行里就100%安全了,这里有几个前提,你必须要清楚。

前段时间有朋友和我咨询民营银行创新存款,5年存款每年利率5.5%,可不可以存上50万元,因为50万元之内本息保障,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超过40万元。

为什么呢?民营银行利率虽然高,但是风险也比较大,5年之内谁敢保证哪家银行不破产呢?40万元按每年5.5%的利率,5年利息是11万元,加上40万元本金合计是51万元,已经超过50万元的优先赔付标准,如果该银行在第5年的时候破产,能先赔付你50万,你基本上没有损失。

所以,一些民营银行和区域性小银行,利率比较高,吸引力非常大,但是考虑存款安全性时一定要把利息算进去。 比如你看好一款小银行的一年期创新存款,年利率是4%,那么最多存48万元是比较合适的,因为48万元一年利息1.92万元,总额略低于50万元,资金绝对安全。

50万元的优先赔付额度是针对同一个人来说的,也就是同一个身份证号下面挂的存款。如果你名下已经有过一些存款,再一次性存比较高额度,那就有可能超标了。

比如,农村地区有的朋友平时把钱大部分存在当地农商行,后来农商行发行大额存单, 三年期每年 利率5%,又一次性存入40万的大额存单,虽然大额存单本息总额在50万元保障范围之内,但是以前的普通存款就缺乏保障了。

这一点普通存款人可能不太了解,我简单一说。我们的一般性存款,银行会把它记录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这样人民银行就能监控到,银行要缴纳存款保险金、计提存款准备金等等,只有这样的存款才在50万元存款保险基金保护范围之内。

这样存款就是指一般的定期、活期存款、大额存单等等,我们通常说的结构性存款、创新存款就不一定了,有的进入表内,有的在表外,表内的受保护,表外的就不受保护,所以存款时必须问清楚,否则你觉得是存款,可能根本不是。

以上就是关于存款保制度50万元赔付标准的一些关键点,希望您能了解掌握,避免因为不清楚导致风险增加,有问题欢迎留言。

按照2015年颁布的《存款保险条例》第五条: 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 。那么这50万元的范围是什么呢?是一家银行或多家银行?是包括利息还是没有?超过的部分怎么办?下面我们一一细说。

按照《存款保险条例》第五条的附注: 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 。

也就说50万元是包括利息的,如果说你在银行存48万元,3年期的,利率4%,到期后本息合计53.76万元,未及时支取又续存了,那么当银行破产倒闭时,你最多只能立马拿到其中的50万元,超额部分无法获得存款保险基金的快速理赔。

其次,50万元限额针对的是一家银行,如果你在A银行存了35万元,B银行存了40万元,虽然合计数超过50万元,但是即使AB同时破产倒闭,只要你在两家银行各自的存款本息不超过50万元,那么都可以获得全额赔付。

是不是所有的银行都可以获得存款保险基金的理赔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按照《存款报销条例》的第一条,明确指出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 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投保存款保险。 因此只要是在我国正规批准设立的银行,都可以获得50万元的限额赔付,除非说这些银行没有给你投保存款保险,但现实中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微乎其微。

对于一些土豪而言,资金远远超过50万元,比如涉及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总不可能分开众多的银行存款,这时候要怎么办呢?一是可以选择四大国有银行,中农工建四家银行已经属于大而不能倒的银行了,在安全性上无需担心;其次就算你选择地方小银行,破产倒闭之后,并非说超过50万元的部分就是全部打水漂的,银行破产倒闭之后会进行清算,清算后剩余的资产会按照比例偿还给各个债权人,所以说并非你存款5000万元,一旦银行破产倒闭就只能获得50万元的,具体可以获得多少,看各家银行的清算结果。

50万以内的存款受《银行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但是还不是100%的安全的。自从1998年6月21日中国央行关闭了“海南发展银行”之后,中国于2015年2月17日颁布了《银行存款保险条例》,并在2015年5月1日正式生效。

我们必须了解的是“存款保险条例”是为了规避商业银行倒闭风险,万一某商业银行经营不善而倒闭,可以从承保的保险公司获得50万以下的理赔。但是,存款还有其他风险,从发生风险的概率来看,银行倒闭的风险其实是最小的,从中国的例子来看,也只有1998年6月21日倒闭的“海南发展银行”一家而已。

一、银行存款有债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银行存款有老百姓的钱,也有生意人或企业老板的企业周转资金。平时这些存款是安全的,但是,一旦企业经营发生了危机,比如厂房发生火灾等重大经营风险时,或者到期债务无力还本付息,或者供应商的货款经常地逾期经常地拖欠,政府为了保护债权人、供应商或职工的权益,会通过法律程序“冻结银行存款”,让你有钱不能使用。这种情况的存款是不安全的,很可能变成了职工、债权人、供应商的了。

二、银行存款法律风险

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 社会 ,国家有各种法律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当发生了违法行为,当法律诉讼失败时,比如离婚诉讼、继承诉讼等民法诉讼时,你包括存款在内的家产会被腰斩一半甚至更多。所以说你放在银行的钱是有法律风险的,是不安全的,很可能会被离婚的配偶分走一半,也有可能子女违法了,会被判赔偿而导致存款大量消耗。

三、存款利息的风险。

从债权债务的角度,银行的存款其实是银行的负债,存款人是银行的债权人,银行使用了储户的钱,是要付利息给存款人的。

我们来看看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变化:1996年5月1日是9.18%、2006年4月28是2.25%、2008年10月9日是3.87%,2020年3月29日是1.75%,这4个利率可以看出银行利率是逐步在下降的,从9.18%下降到1.75%共下降了7.43%。

1996年你有10000万块钱,可以拿到918块利息,而现在你的10000块钱放在银行1年的利息是175块钱,少了743块钱,这就是利息损失,也是存款不安全的一种表现。

50万以内的存款也未必100%的安全,不信可以来了解一下《存款保险条例》。

《存款保险条例》是我国为了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依法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于2015年2月17日发布,2015年5月1日开始执行的。

提出50万以内的存款与100%的安全问题,那么肯定是对《存款保险条例》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了。除开通胀等贬值的风险,我们主要探讨解读一下《存款保险条例》的几条可能被忽视的内容。

《存款保险条例》的第二条:

注意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境内。

也就是说即使是投保机构,如果不是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也可能是不接受存款保险的保护的。而外国的银行基本上也不属于投保机构,同样不接受存款保险的保护。

小解读:我国银行在境外设立的分支行、境外银行在我国设立的分支行不接受存款保险保护。如果我们在这些银行里面存钱,因为没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它们不需要缴纳存款保险,我们的资金也就不是100%的安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之间对存款保险制度另有安排的除外)

《存款保险条例》的第四条:

小解读:我们大多数人的存款,不论是人民币存款还是外币存款都是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的,也就是我们说的50万以内的额度100%的安全。 但是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在该单位的存款是不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的。 不过作为金融机构或者从业人员,别人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不用我们为别人过多的担心,而且这个主要是为了防范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条例》的第五条:

小解读:

① 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包括本金和利息 ,如果我们存款50万,在有了一定的利息之后,银行出现问题了也只会赔付50万,利息是不会赔付的。如果存款加利息都在50万以内,那就是全部可以赔的。

② 同一存款人、同一家投保结构。 我们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就是不同的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存款,每人存款不超过50万就行;第二就是同一存款人在不同的投保机构存款,每家机构存款不超过50万。

③ 超过50万的部分不是说一分钱都拿不到,而是在投保机构(我们的存款银行)清算之后再进行偿还。

存款目前仍然是很多老百姓最主要的投资方式,比如截止2018年底,我国居民存款余额大概是在72万亿左右,这个规模仍然是目前市场上最大的。

不过在存款的过程当中大家都可能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因为过去几年,我国有些银行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情,比如有些客户明明拿钱去银行存款却被银行客户经理私自挪作他用,导致存款没法按时拿回来。因此很多人在存款的过程当中都很在乎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对存款安全的保障有多种手段,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根据存款保险条例的规定,个人用户在同一家银行50万之内的存款本息是受到存款保险条例保护的,也就说不管银行出现什么情况,大家50万之内的存款本息都可以无条件的100%拿回来。

这意味着只要大家是通过银行正规的渠道去办理,有正规的存款凭证,那即便银行出现特殊意外之后,大家50万之内的存款本息仍然可以无条件拿回来。而这个存款之所以能够做到100%安全,因为一旦银行出现特殊情况之后,这个钱会由存款保险基金代为偿还,也就是说一旦银行出现因为经营不善导致破产的风险之后,存款保险基金委员会会接手银行的相关处置工作,并从存款保险基金当中拨款用于偿还用户50万之内的存款本息。

因此即便银行破产没有任何财产可以执行了,但是用户50万之内的存款仍然是100%安全的。这个就跟我们平时购买保险是一样的道理,比如大家为车辆投保,一旦车辆出现了意外情况之后,不论是车辆的损失,还是第三方责任险,都会有保险公司出钱。

说到这,可能有些朋友会问,50万之内的存款100%安全,那是不是意味着超过50万的存款就不安全了呢?

这实际上是大家对存款的一种误解,虽然存款保险条例只保50万之内的存款,但并不意味着超过50万的存款就没有任何保障。实际上按照目前我国银行的监管体系来看,不仅50万之内的存款是非常安全的,即便超过50万的存款也同样非常安全。

因为我国的银行监管体系是非常严的,银行每个季度都会面临很严的监管,其中最让银行头疼的监管就是MPA考核,如果考核不达标,银行随时有可能面临各种处罚和整顿,所以在实际经营的过程当中,银行不敢做出过于违规的行为。

此外一旦银行因为经营不善导致出现信用风险之后,监管部门肯定会对银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银行风险进一步扩大,比如由银保监会直接接管,或者引入战略投资等等,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的防止银行出现破产,哪怕银行出现经营性风险了,最终也会以收购或者重组为主。

也正因为有完善的银行监管体系,再加上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体系,所以银行的存款实际上是非常安全的,不管是50万以内还是超过50万的存款,对于个人用户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而且从 历史 来看,截止目前我国没有哪个银行出现个人存款用户出现到期无法拿回的风险,即便有些银行出现破产了,但最终也没有影响到个人用户的存款安全,因为这些用户的存款都会转到其他银行去。

朋友们好,50万以内的存款,是否安全,从两个层面,动态的来看。从绝对资金量来看,50万元可以保障本金相对安全,50万以下则有可能保障本金和利息的安全。但另一方面,存款也受经济发展和利率的影响,从通胀的角度来看不安全。

首先,来分析存款安全和不安全的几个方面:

1,结合存款保险制度,本金50万元的存款,最高,只能保障本金安全。利息不安全。

2,本金加利息,合计50万元,并且存款人,在同一银行,所有账户,存款,储蓄资金的总和,则,最高可以保障本,息的安全。

3,面临通胀的风险,有贬值的可能不安全。银行存款,获取的是,无风险,平均收益,因此,很难做到保值。

4,面临利率风险。存款提前确定利率,定期存款期间,利率是固定的。一旦出现利率调整例如上调利率,很明显,面临利率风险。

5,面临流动性风险。存款提前支取有可能按活期计息。

小结: 50万存款,没有100%的安全。但相对的安全性非常高。

其次,与时俱进,做一个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更有助于整体资产的安全。

将其中的大部分资金作为存款,例如40万,能够完全被存款保险制度覆盖获取固定的利息,安心省心,像整个资金的一个稳固金字塔底。

8~9万元,做一个为期一年的,中低风险定期理财。每年可以获得4%~5%的预期收益,整个资金不仅保障了收益,而且相对灵活。

1~2万元购买活期理财或货币型基金,可以灵活的申购赎回,应急用钱避免了流动性风险,整体资金是更稳固。

小结: 50万元分散组合投资,更接近时代发展的需求。

最后,来总结分析:

通过结合存款保险制度,50万存款,基本可以做到本金和利息的高安全性。

但资产的风险是多种的,因此适当的分散组合,利用不同理财,存款储蓄产品,合理配置,可以满足更多需求,分散风险,并获取更高,更稳的保障。

50万元本息以内的一般性存款,纳入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范围,根据监管要求必须实施全额赔偿。因此,只要您还相信国家相信监管部门就没什么问题。除非你已经……那就另当别论!

当今 社会 就是这么有意思,富人去银行贷款拼命投资赚钱,比如说炒房的一大把,而穷人却拿着仅有的几万或者几十万存入银行供富人拿去享用。事实上,很多富人都在使用大家的存款买房子、炒股票、买基金等等。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银行存款认为是最为安全的方式,您要是还不放心,那就再也没有适合您的理财产品了。相比之下,那些富人选择的投资方式基本都是高收益高风险,倒不是他们怕银行存款不安全,而是他们看不上那点利息。

总之,您没必要过分为那点存款操心。其实大多数银行的存款还是安全的,金融风险防范能力越来越高,也是整个监管措施越来越到位的结果。

在中国的银行存钱只要不是地方银行基本上不存在不安全的问题,国家肯定会出面处理,不然肯定会引起恐慌,国家肯定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