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大名鼎鼎的烛之武,在这里连姓名都不配拥有啊 之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秦本纪写到穆公二十八年到三十年这段历史时期,就写了秦国的一件事,即围郑,后罢兵归。为什么秦国已经兴师动众出了一趟远门,包围了郑国,又甘愿罢兵呢?

说起这其中的原因来,就不能不提到烛之武了。甚至你用电脑敲字的时候,敲到烛之武退,屏幕就会自动回显“烛之武退秦师”。而烛之武也因为智退秦师,不战而屈人之兵,被后人传为美谈。

看《左传》或《古文观止》,就一定不会错过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完全以对话形式展开,是上好的剧本素材。而且这对话,鲜明地刻画了人物性格,按照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里的记述,烛之武之前一直得不到重用,在郑国也就担任圉正,就是个养马的官。烛之武回答郑文公的恭请时话里有话,说我年轻的时候都没啥才能比不上其他人,现在老了老了还能干啥,这完全就是弼马温的牢骚话。所以,郑文公这个时候赶紧先道歉,说寡人一直没有重用您老人家,到了现如今大兵压境才请您出山实在是寡人的错呀。可是咱们郑国要是亡了对您也没啥好处不是,还求您不计前嫌,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救救郑国吧。

而烛之武和秦穆公的对话,则洞悉了秦国与晋国的矛盾,说明了围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烛之武先说秦晋合围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亡国了。可是越过晋国把远处的郑国作为秦的边界好像还挺难的。那么郑国灭亡了无疑是给晋国扩展了向东的领土,晋国实力加强,不就相当于削弱了秦国吗?要是留着郑国,秦国要向东进发,咱们郑国自是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对秦国绝无二话。还有哇,您对晋国国君那可是没说的,绝对有恩呀,可是晋国对秦国又怎样呢,然后吧啦吧啦一通嚼舌根,完全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晓之以利,动之以利,终于打动了秦穆公。秦国不但不伐郑国,还跟郑国结盟,派人在郑国驻防。结果,秦师退了,晋师也退了。

看罢烛之武退秦师,不禁想起大宋提刑官里那位衙门师爷赞叹宋慈宋提刑的话,“精彩,真精彩!”这番赞叹,就是用到烛之武身上,也毫不为过。

可是如此精彩的言辞,为什么在这段秦本纪里写得如此简短,只用不到两行半的文字就交代完了。甚至司马大人都没有提及烛之武的名字,只说郑使人言穆公曰。看史记的电子书时,还看到有小伙伴评论说 “那么大的烛之武,在这里连姓名都不配拥有啊!”

而且,烛之武对秦穆公讲的一番话,左丘明在左传里共写了125个字,而太史公在史记里只写了21个字,“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但是平心而论,这二十一个字已经清楚明白地说明了亡郑于秦不利的结果。秦国远道而来费钱用兵又耗时,结果只是为了晋国谋福利,这笔买卖实在太不划算了。别说是有雄才大略的秦穆公,就是小孩子,听了这话也一定会知道作何选择。

不得不说,太史公用字的这份简约,甚至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秦本纪毕竟不是要给烛之武歌功颂德,郑使人言穆公能够说明问题,就无需再赘述更多。在史记的电子书里查找“烛之武”这个名字,竟然没找到,看来,在郑世家、晋世家里也不需要出现这个名字呀。

再把这段文字读一遍,我发现,太史公写秦围郑后罢兵这件事之前,还专门写了两句话。一句是说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另一句说三十年,穆公助晋文公围郑。既然太史公用字如此吝啬,何以在这里写晋文公的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那可是周襄王二十年,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结果,晋文公大败楚军,在践土举行胜利会盟,楚军退回本国。在秦本纪里专门写一句城濮之战,还写秦穆公助晋文公围郑,秦国怎么突然对晋文公好成这样?连太史公都不惜笔墨,写这个是为什么?

通读前后文,才发现这里埋了一条因果线。晋文公在城濮与楚国一决高下时,郑国曾暗中帮助楚国,这就为晋文公围郑,而秦穆公助晋围郑提供了很好的理由。本来秦国的发展思路就是要东进,和晋国一起向东扩展也可以,即使这次被烛之武说动暂时退兵,下次倘若时机成熟,郑国还是要拿下的。

这样看史记,就发现越来越烧脑。古文本来就字少,若以食物来比喻,就好像以前的人出门带的干粮,也像压缩饼干,吃起来费牙难克化。到了太史公这里更是把这干粮又锤炼了一番,密度之大,构思之奇,让人赞叹。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