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工作,才算得上是国有企业的正式工?为什么?

如题所述

国企现在没有“正式工”这一说,但是他们摇身一变,改成“全民工”,就是改了个称呼,那种不接受你的档案的情况就是所谓的“临时工”,要么给劳务公司签合同,要么给国企的“三产”签合同,现在不叫“三产”,但是还是归国企管,姑且叫“下属公司”,管理这个“下属公司”的国企被叫作叫“主业公司”,这个“下属公司”可能也是“国企”的一种,但是和“下属公司”签合同的员工叫“直签外聘人员”,也交五险一金,但是领的工资和“主业公司”的“全民工”比起来那就差远了。

像“供电局”,现在叫供电公司,它的“下属公司”就有两类,一类叫“光明公司”,一类叫“实业公司”,“全民工”交的养老保险,是当地基数的3倍甚至更高,而“下属公司”给“直签外聘人员”交的保险只有基数的60%,这一来二去相差了近5倍,公积金也是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和劳务派遣还不一样,因为像“下属公司”的人员档案,“主业公司”会统一在“下属公司”管理,党员档案也会让上交。说白了会让你上交档案。“劳务派遣工”这种就很随便了。

1986年,我国在国营企业开始实行全民合同制。1995年1月1日,劳动法开始在全国施行,从此,劳动合同在全国开始全面推广。“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这个词。所以,1995年前入职的员工,很多央企内部仍然叫作“原正式工”。1995年以后入职的职员,叫作“无固定期限合同制员工”,以后慢慢统称“合同制员工”。

也就是说,95年之前参加工作的是有编制的,也就是说,和单位签的合同是没有固定期限的,直至退休,95年之后的都是合同工,但只要和你签订了劳务合同,就算是该单位的正式职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1

需要签合同,工资也不一样。国企是很多人向往的“铁饭碗”。好的资源和稳定的工作是很多人选择国企的原因。市场配置的稀缺性导致了很多国企的临时工。成为国企正式员工的标志是什么?国有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必须与自己的公司签订合同,其他员工必须签订合同,以保护他们的基本权益。

国有企业的职工,如果是正式职工,没有私有化,属于国有单位的正式职工;如果完全私有化重组,劳动合同关系终止并给予经济补偿,非正式员工为企业员工,不再具有“国有单位正式员工”的身份。正式员工:即部分处于试用期的员工,一般企业招聘员工后,为了考察其实际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行为,往往会给予一定的试用期。

本单位合同制工人和正式工人享有平等的工作、工作、学习、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获得政治荣誉和物质鼓励。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实行退休社会保险制度。退休养老基金由企业和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制度支付。

从业人员不享受企业福利或一半享受企业福利,需要缴纳个人养老保险,但工资标准市场化,略高于员工对员工的一等或二等工资。这种情况在当时被称为双轨制,直到慢慢进行改革,机构内的员工也要缴纳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才开始合并,按岗领工资。

目前,国有企业仍然区分正式工和合同工,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毕竟在合同工就业期间,国企单位也会缴纳相应的保险费,这与普通零工有很大的区别,有一定的保障。只是合同工相对而言,相对于需要考试的正式员工,比如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教师等。以上就是什么样的工作,才算得上是国有企业的正式工的回答。

第2个回答  2022-01-24
基于用工方式的不同,在国企上班的人员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企业正式工。凡与工作的国企签有劳动合同(含有丶无固定期)的人员。二是劳务派遣工。与劳务派遣公司签有劳动合同,并由合同公司派往国企工作。他们与非领导岗位的国企正式工混岗作业,工作内容也完全相同,薪资关系在劳动合同单位。三是外包用工。与外包公司签有劳动合同,并在合同单位内或合同单位的指定地点承办国企外包的工作,或由外包公司成建制的组织进入国企工作(不与国企正式工、派遣工混岗,不界入国企外包事项外的一切工作和流程)。薪资关系在劳动合同单位。四是其他聘用人员。部分是从外部聘用的兼职人员,不具劳动关系。部分是从内部聘用的退休人员,亦不具劳动关系。
第3个回答  2022-01-21
拥有着铁饭碗,可以享受各种福利待遇,有着上升的空间,工作期间需要签合同,可以进行劳务派遣,这样的工作才算是企业的正式工。因为这样的工作是可以转正的,可以获得不同的薪资待遇,有着升职加薪的机会。
第4个回答  2022-01-21
这些工作就是,朝九晚五的工作,财务的工作,管理工作,员工分配工作,技能检测工作。因为这些工作都是非常正式的,而且在公司内部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