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巨人集团危机问题

我想了解下 巨人集团的资金创作模式 和财务危机的要素 要怎么才能摆脱危机 以及引发的别的财务问题

史玉柱20多年的经商经验,被证明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巨人集团的倒闭,事实上主要是“运气不佳”因素。

  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巨人集团因流动负债过高而出现资金链断裂。史玉柱后来曾表示过,巨人集团倒闭时没有欠银行一分钱,给公众一种没有负债的假象,很多文人在写作畅销书的时候也据此得出错误结论,进一步误导公众。而事实上没有负债的公司要轰然倒塌是困难的,巨人集团当时有庞大的流动负债,也就是卖楼花的收入——资产负债表上的预付帐款。

  点评:了解到史玉柱是因为负债过多而倒闭之后,投资者就容易举一反三的排除掉很多负债率过高的上市公司,例如银行股里面的招商银行(600036)。招商银行过去在宣传中表示,自己专注于用低利息成本获得零售客户的存款,但潘大事实上比较质疑零售客户存款总规模的稳定性。形成对比的是中信银行(601998),中信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在07年年报中是不输给招商银行的,显示出较佳的管理能力,而净资产收益率偏低的主要因素是负债率较低。中信银行在06和07年国内银行业集体犯了狂热性毛病的前提下,依然保持了审慎扩张的态度,值得赞赏。中信银行的审慎扩张态度,也使得其在当下环境下,在行业中占据了更为主动的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2
巨人”没有与联想、方正等同族兄弟一道浴血奋战,联手抵抗外强,而是选择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从此企业一步步由盛转衰,其症结何在?

1、战略领域的选择失误
无论初涉商海,还是久经商战,经营者总会不断思考并力图弄清“干哪行赚钱?”选择新的经营领域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冲动。然而“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巨人集团冒然进入“油水十足”却并不熟悉的房地产、生物工程等行业,背离了企业所擅长的技术领域,使本来就有限的资金投向分散,生产、营销的整体协同作用无从发挥,企业的发展战略严重缺乏基础。

2、管理上的先天不足
战略失败固然是已成定论,但外部环境的激烈变化正是通过企业内部管理不良状态的传导,才使得“巨人”深陷泥潭。企业规模急剧膨胀,管理水平却没能及时跟上,这使得“巨人”患上了“软骨症”,前行路遇坎坷便一跌不起。可见,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第2个回答  2013-09-12
战略领域的选择失误,把自己的专长放弃而是向新的领域踏入.但是隔行如隔山要教学费的,再加上新的领域人才的培养需要很多时间,所以人才跟不上,新的领域有不是自己的专长,导致管理层不能跟的上社会的经济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