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雍正的私生子吗?

如题所述

不是私生子。

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公历9月25日)子夜,弘历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东书院“如意室”,幼名“元寿”。生母熹妃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一说为侍女)。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扩展资料

乾隆的身世争议

相传乾隆帝不是雍正的亲生儿子,而是海宁陈阁老陈世倌之子。在雍亲王(雍正)福晋分娩的那一天,恰好陈阁老的夫人也生下了一个孩子,只是前者是女孩,后者则是个男孩。此时的雍正听说后,密令家人将陈阁老请来,并强调一定要带着小孩。

然后借口福晋要看孩子,将小孩带入内室,将自己的女孩换给陈家。陈家后来发现不对,但不敢声张。后来因为乳母多嘴让弘历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才六下江南时,暗去海宁省亲。

从逻辑上说,弘历不是雍正的长子。也就是说,雍正并不担心无人继承他的王位。而且,“九子夺嫡”的皇位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雍正怎么敢与他人交换孩子,而给政敌留下话柄。血统历来为儒家人伦所重视,在封建社会由是,以堂堂皇家之尊,不可能与普通臣民交换儿子,以致乱了皇家血统,因此,弘历身世之谜可以确切地说子虚乌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3

乾隆不是雍正的私生子。

弘历不是雍正的长子。也就是说,雍正并不担心无人继承他的王位。而且,“九子夺嫡”的皇位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雍正怎么敢与他人交换孩子,而给政敌留下话柄。血统历来为儒家人伦所重视,在封建社会由是,以堂堂皇家之尊,不可能与普通臣民交换儿子。

以致乱了皇家血统,因此,弘历身世之谜可以确切地说子虚乌有。 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扩展资料:

乾隆的生母之谜:

乾隆的生母,正史记载为“原任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女”;野史传说则有多种说法,如热河宫女李金桂、内务府包衣女子、傻大姐、“村姑”、海宁陈夫人等。

皇帝的生母出了疑案,这在清朝十二帝中是仅有的,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康熙五十年(1711年)七月二十六日,康熙从北京出发到达避暑山庄,九月二十二日回到北京。其间,乾隆的父亲雍亲王胤禛,七月二十六日赴热河请安,八月十三日,乾隆出生。

这中间只有17天。就是说如果乾隆在避暑山庄出生。弘历曾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人”。所谓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自己说的是:“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前代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威,曰女倡,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令皆无一仿佛者。综合起来说,在乾隆时代,世界上主要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英国工业革命;第二件是美利坚合众国成立;第三件是法国大革命。

这三件大事再加上此前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但是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八月十三日,当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接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时。

还傲慢地声称“天朝统驭万国”、“天朝抚有四海”、“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等等。说明乾隆皇帝根本看不到西方工业科技的进步和世界发展的潮流,依然陶醉在“天朝上国”、“千古第一全人”的迷梦之中。

乾隆退位、嘉庆继位后,南方的白莲教,京师的天理教,京城内外,大江南北,烽火四起,遍地燃烧。乾隆盛世下的危机,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充分暴露出来。这个烂摊子,只好由他的儿孙们去承受和收拾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16

乾隆不是雍正的私生子。

乾隆皇帝是雍正皇帝的第四子,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扩展资料:

雍正帝,在历史上是一位十分招恨的皇帝,是一位被清代文人黑惨了的皇帝。表面上,文人们黑雍正是因为他大搞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但实际上,文字狱不过是雍正整治对抗官僚集团的无奈之举。

文人们仇恨雍正的原因,不是什么怀念明朝和言论自由,而是因为雍正的几项改革虽然利于百姓和国家,却实实在在的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写藏头诗不过是文人们一种软抗雍正的一种手段。雍正的第一项改革,就是官绅一体当差,就是有功名的文人官员们也要向百姓一样缴纳赋税,当差纳粮。

雍正另一项重大的改革,就是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雍正的这项改革,直接取消了人头税,以后全都按照土地多寡来收税,这对于穷人来说是减轻了负担,但是却损害了富人的利益。雍正死时,国库存银达到6000万两之多,清朝的国力空前强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乾隆皇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09
雍正只是个幌子,乾隆其实是康熙的儿子

乾隆,名弘历,据官方记载是雍正帝的第四子,自幼得到祖父康熙帝的宠爱,被康熙接入自己宫中抚养。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密立的储君。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最长久的皇帝,他是有史以来年寿最高的帝王。他少年得志,青年登极;他开疆拓地,六下江南然而,荣华富贵笼罩的乾隆帝,在位长久,疑案颇多,他的出生地究竟在哪里?后世众说纷纭。乾隆出生地的疑案揭开他身世之谜的序幕。他的生母是谁?不同的史学家有着不同的见解。然而揭开这些迷案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乾隆的生父是谁?真的是雍正吗?随着对清朝相关典籍的不断发现和研究,现在这个迷案已经渐渐露出端倪。

在康熙晚年的时候,历经了立储的层层风波,最终雍正登上了皇位,成为康熙的继承人。但雍正登基的合法性历来被史学界所怀疑。根据《康熙实录》的记载,雍正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康熙多次对雍正做出过负面的评价,按照常理,不太可能选择自己不喜欢的皇子继承皇位。然后最终的选择还是雍正,这不得不让人心存疑虑。而且雍正登上皇帝宝座之前和之后,在对乾隆的态度上,表现出两种性格,两张面孔和两副心肠。正是这种变化,使得后人怀疑他和乾隆的父子关系的真实性。

美国哈佛研究中国历史的教授史景迁的《康熙皇帝自传》,最后附录了一十七封康熙给亲信太监的信件,其中第16封说道“谕顾太监:前日朕有言“心实除贼,意不虚发”之句。今噶尔但已死,其下人等俱来归顺。朕之大事毕矣。朕两岁之间,三出沙漠,栉风沐雨,并日而飧。不毛不水之地,黄沙无人之境,可谓苦而不言苦,人皆避而朕不避。千辛万苦之中,立此大功,若非噶尔但,有一日朕再不言也。今蒙天地宗庙嘿(通“默”)佑成功,朕之一生可谓乐矣,可谓致矣,可谓尽矣。朕不日到宫,另为口传,今笔墨难尽,书其大概而已。特谕。”

从文笔间,可以看出康熙对众皇子的无奈,并隐讳地提到了皇孙可继承江山大统。

乾隆六十年,乾隆禅位于嘉庆帝,自己称太上皇。乾隆在位时间与其祖父康熙一样长,他之所以禅位,因为不愿对祖父不恭,乾隆对康熙的感情远远超过其“父亲”雍正,从这一点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根据散落在海外的乾隆的《上谕档》中的描述,“康乾盛世”的提法首出于乾隆,乾隆为何无视雍正帝,而把爷孙摆在一起?

萧奭的《永宪录》里记载雍正元年册封那拉氏为皇后,又封侧福晋年氏为贵妃,侧福晋李氏为齐妃,侧福晋钱氏为熹妃,乾隆的生母就是侧福晋钱氏。据《满学研究》第二辑的记载,侧福晋钱氏是康熙49年间遴选进宫,但是没有册封任何名号,在几年之后,被送到了雍正王府。乾隆继承他父亲的皇位之后,就把雍亲王府改成了雍和宫,在那里面供奉他祖父康熙皇帝的御影,就是画像,每年正月初七乾隆要到雍和宫去,一方面祭奠他祖父,一方面来礼佛,就是乾隆43年他到雍和宫去瞻礼,完了他又作首诗,这首诗里头有一句话,说“到斯每忆我生初”,什么意思呀?就是说到了这里,雍和宫,回忆起我当初生在这里,有的人不同意呀,说乾隆到了雍和宫想起来他当时生的情况,生的问题,并没有说,指明我就是生在雍和宫,你是回忆,回忆可以生在这儿,也可以生在那里,提出疑问。乾隆五十四年,这一年他80岁,他正月初七又到雍和宫来,还是作了诗,诗里有个注,注说什么呢?说“余予以康熙辛卯生于是宫”,我在康熙辛卯,康熙五十年生于是宫,生于雍和宫。

也就是说,乾隆是知道自己的生父是康熙而并不是雍正。雍正只不过是这对父子传递皇位的一个中间的过渡而已。康熙在晚年对自己的儿子均已失去了信心,在万分无奈的时候,想到了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儿子弘历,名义上是自己的皇孙,为了保证江山的稳固,康熙选择了雍正,实际上是选择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乾隆。 e
第4个回答  2020-08-18

民间一直传说乾隆不是雍正的儿子,而是江南陈家的孩子,当年是用了一招调包计做成局用来夺嫡的,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