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油条不能多吃

回答的越精确悬赏越多 

油条是高温油炸食品。油温高达190度,且反复使用,形成了老油,这些老油中的营养成分已被破坏,其中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聚集形成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二聚体、多聚体等物质。这些聚合物质对人体的健康存在着不利的影响。

常吃油条会有以下几种坏处:

1、不易消化

炸油条的油反复使用,会造成油脂老化,色泽变深、粘度加大,异味增加,油脂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如脂肪酸、维生素等成分全部被氧化破坏,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聚合,形成二聚体、多聚体等大分子化合物,不易被机体消化吸收。

2、可能致癌

油条是高温油炸食品,烹炸油条时,油温高达190℃,高温油脂有致癌的可能性。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经反复高温加热后产生的各类聚合物,尤其是二聚体等毒性很强,这类物质可能影响人的生长发育、降低生育机能,使肝功能异常。

3、致病风险高

老年人食量减少,肠胃功能减弱,容易出现维生素B1、B2缺乏,而油条中对这两种维生素的破坏最大,加上高温油产生的有害物质,老年人油条吃多了易患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4、影响身体恢复

对于恢复期病人来说,油条吃多了难以消化,会影响食欲和睡眠。而且油条中的营养素大部分被破坏,高温油炸会产生致癌物,病人吃了不仅不能得到营养补充,还会影响身体的恢复及健康。

5、影响生长发育

对于发育期的幼儿来说,油条吃多了会使高温油脂中的脂肪酸在肠道内与钙结合生成皂钙,从肠道中排出,从而影响幼儿对钙的吸收,影响幼儿的正常发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08

油条、油饼这类食品中含铝较多,这是因为在炸油条时面中掺入了硫酸钾铝(明矾),以一个50克重油条来说,就含铝10毫克左右,如果每天吃2根油条,1个月可摄入铝600毫克。一般体重70公斤的正常人体中,只含61毫克,就这些也正是人体所需要的。为了预防老年性痴呆,宜少吃或不吃加入明矾的油条、油饼。

油炸食品的六宗罪: 

    1.卫生条件恶劣 

油炸食品的卫生问题首当其冲,特别是在卫生标准没有规范的中国。油炸食品卫生问题有两层:一,他们用来炸的原材料不卫生,许多油炸的原材料都是快坏或者已经坏了的,弄点有装点门面。二,使用的油不卫生,许多恶劣的街头摊贩经常使用地沟油来炸制食品。还有些商贩即使是使用合格食用油,但他们为了节约成本常常将油反复高温加热使用,使油脂炸焦变黑,这无疑增加了致癌物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另外由于油炸食品都是在极短时间内高温烹制而成,常常是外面已炸得焦黄(糊)发硬里面却还没有熟透,不仅没有有效地杀灭食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容易发生肠寄生虫等疾病。 

    2.导致肥胖 

油炸食品,不管是洋快餐,还是咱们中国的老传统油条、油饼都是高脂肪食物。闻在鼻里香,吃在嘴里爽,可装进肚子后,高脂肪不利于消化,不仅影响你的肠胃,而且导致肥胖。在这个以苗条为美的社会,宁愿饿死也不能胖着活。而且肥胖也会带来更多健康问题。与其天天花钱减肥,不如控制下你的饮食。什么?你现在正在减肥?我*,那你还敢吃油炸,找死啊? 3,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油脂反复高温加热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因为油脂反复高温加热后,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经高温加热后所产生的聚合物——二聚体、三聚体,毒性较强。大部分油炸、烤制食品,尤其是炸薯条中含有高浓度的丙烯酰胺,俗称丙毒,是一种致癌物质。英年早逝,肯定不是众位大侠的心愿,那怎么着,不吃不就完了嘛。 

    营养素严重破坏 

食物经高温油炸,其中的各种营养素被严重破坏。高温使蛋白质炸焦变质而降低营养价值,高温还会破坏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妨碍人体对它们的吸收和利用。换句话说,油炸食品让该有的没有,让不该有的有了,那能健康么? 

    5,铝含量严重超标 

不少人早餐时经常食用油条、油饼。但由于其中加入了疏松剂—明矾而使铝含量都严重超标。过量摄入铝会对人体有害,铝是两性元素,就是说铝与酸与碱都能起反应,反应后形成的化合物,容易被肠道吸收,并可进入大脑,影响小儿智力发育,而且可能导致老年性痴呆症。另外,做油条时的面团经过明矾处理后,碱性很高,使维生素B1都损失掉。 

    6,诱发疾病 

油炸食物脂肪含量多,不易消化,常吃油炸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以及饱食后出现胸口饱胀、甚至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常吃油炸食品的人,由于缺乏维生素和水分,容易上火、便秘。你是否也有这些症状呢?不信,停止一段时间不吃试试!

第2个回答  2019-01-05
油条是方便可口的早点,深得老百姓喜爱。但油条千万不可多吃,因为加工油条时常加入一定量的明矾(钾铝钒)以使其成形。一般500克面粉加明矾15克,那么,50克面粉的油条含铝约为170毫克。如果每个人早上吃100克油条,则铝摄入量可超过300毫克。该数字看似不大,但日积月累,铝可在体内蓄积,影响健康。当铝摄入量超过正常5倍以上时,可抑制肠道对磷的吸收,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病理改变。随着铝在体内蓄积量的增加,长期缺磷,影响机体组织细胞的磷酸化过程,使能量生成不足,导致早衰。
过量的铝还可减少胃液和胃酸的分泌量,引起消化不良。铝在脑组织中蓄积,可引起大脑神经和行为的退化,使记忆力减弱、性格改变,甚至出现老年性痴呆。此外,油脂在较高温度的油锅内反复使用,可产生多种形式的有毒聚合物,随油条进入体内,损害肝脏;油脂与空气接触,通过复杂的热氧化反应,产生氢过氧化物,随油条进入体内,刺激胃黏膜引起胃肠道疾病等。因此,为了健康,请不要天天用油条当早点。详情
    官方电话
第3个回答  2019-01-12
常吃会引起胃损伤,脑疾病
油条属于高温油炸食品,油温达190℃,并且油是反复使用的,会造成油脂老化色泽变深,粘度变大,异味增加,油脂中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如必需脂肪酸、各种维生素等成分,基本或全部被氧化破坏,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聚合,形成二聚体、多聚体等大分子化合物,这些物质不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在常温下豆油的吸收率为97.5%,花生油为98.3%)。
动物实验证明,用含高温加热油脂的饲料喂养大白鼠几个月后,就出现胃损伤和乳头状瘤,并有肝瘤、肺腺瘤。故认为高温油脂有致癌的可能性,人们对此应引起高度的重视。许多学者认为:不饱和脂肪酸经反复高温加热后产生的各类聚合物,尤其是二聚体等毒性很强,大量动物实验表明,这些聚合物能影响动物的正常发育,降低生育机能,使肝功能异常、肝脏肿大。再说,油条面团中加入的碱和矾又对面粉的营养成分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所以为防止油的老化,在炸制油条时,要经常更换新油,最大限度的降低或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此外油条含有铝元素,铝是一种低毒、非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引起多种脑疾病的重要因素。它是多种酶的抑制剂,其毒性能影响蛋白质合成和神经介质。铝可使脑内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使精神状态日趋恶化。因此,长期过量摄入铝,可导致老年痴呆。因此,油条不要经常的作为早点食用,但为调剂口味,偶尔吃一次对身体也无妨。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0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说:
1:首先油条属于油炸食品,有该类产品的通病,便是高油脂,长时间食用油炸食品会加速新老血管老化。
2:油条含矾,有由于明矾的化学成份为硫酸铝钾,含有铝离子,所以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份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因此,一些营养专家提出,要尽量少吃含有明矾的食品。
3:但作为中国的传统美食,喜欢这种美食的国人委实不少,固有相关人员研究出了无矾油条,比如肯德基、张一绝等旗下的早餐项目,喜欢可以尝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