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在前往哈密的时候,让士兵抬着棺材走在前面,表明誓死抗击俄国,收复伊犁的决心

他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在前往哈密的时候,让士兵抬着棺材走在前面,表明誓死抗击俄国,收复伊犁的决心。 他指的是谁?他的壮举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必赞,谢谢啦

左宗棠

此战,清军的战略方针正确。左宗棠根据西北战场具体情况,提出“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总的方针,把粮饷的采运、保障和武器弹药的供应放在战略位置加以考虑,使战争准备十分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打有准备之仗的原则。事实证明,这一方针完全符合新疆战场实际,是十分正确的。另外,清军的作战指挥灵活机动。左宗棠坐镇肃州,掌握全盘情况,而将前线指挥权赋予刘锦棠。刘锦棠和前敌诸将积极协同,善于抓住有利战机,机断行事,从而在整个收复新疆之战中攻必克,战必胜,势如破竹,锐不可当。这场战役,清军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这是一场正义之战。清军得到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大力支援。许多群众冒死给清军提供线索,大大推动了战争的胜利。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诗颂扬了左宗棠率领湘军收复新疆、治理新疆的伟大业绩。
意义:清军收复新疆战争的胜利,彻底打破了英俄两国企图利用阿古柏侵略势力肢解并侵占中国西北广大领土的美梦。迫于阿古柏侵略势力在短期内被逐灭殆尽和左宗棠西征大军积极准备进军伊犁的态势,沙俄不得不与清政府就伊犁问题举行谈判,最后于1881年签订《中俄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地区和特克斯河上游两岸的领土。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加强了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8
左宗棠 收复了我的家乡,伊犁,在羸弱清末,这一役说明:我们差劲的不是人民,而是腐朽的清政府!
第2个回答  2013-09-17
左宗棠追答

收复伊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