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的典故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古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典故中比的是书法。

源自东汉赵岐《三辅决录》的一句典故意为自己比不上崔子玉、杜伯度,但比罗晖和赵袭却绰绰有余。这句话原本是谦虚的,但后来被张伯英拿来嘲笑罗、赵两人的书法,于是这句话演变成了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意思。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ǐ shàng bù zú,bǐ xià yǒu yú,意思是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语出汉·赵岐《三辅决录序》。

详细解释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出处

汉·赵岐《三辅决录》:“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晋·张华《鹪鹩赋》:“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

最初是比书法的。

春秋·老子《太一生水》:“天不足于西北,其下高以强;地不足于东南,其上低以弱。不足于上者,有余于下,不足于下者,有余于上。”

用法

作主语、分句;用于甘居中游的思想。

近义词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造句

1.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很满足自己的现状。

2.你这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3.咱们过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4.可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何尝不行!

5.我不能说那有多么了不起,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7.她最喜欢的谚语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教育意义

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一切都是相对的,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冷暖自知。一个人的生活到底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心态。而心态,通常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老祖宗有3句话,专门论述人生要善于比较。一个人,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领悟老祖宗这3句话,学会正确的比较,就可以感觉得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可以心胸开阔,知足常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