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扫落叶的前一句和后一句是什么?

如题所述

原句为“迅风振秋叶”,出自《三国志·魏志·辛毗传》,是最后一句。

原文如下:

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翻译:以曹操的威能应对穷困的敌人,击败疲累的敌寇不过是像秋风扫落叶一般罢了。

名称:迅风振秋叶

释义:迅,迅疾。振,摇落。迅风振秋叶,即急风横扫秋叶,形容气势之强,不可阻挡。又作“秋风落叶”,乃引申用法,形容一扫而光。

扩展资料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三国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迅风振秋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9

原句为“迅风振秋叶”,出自《三国志·魏志·辛毗传》,是最后一句。

原文如下:

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翻译:以曹操的威能应对穷困的敌人,击败疲累的敌寇不过是像秋风扫落叶一般罢了。

名称:迅风振秋叶

释义:迅,迅疾。振,摇落。迅风振秋叶,即急风横扫秋叶,形容气势之强,不可阻挡。又作“秋风落叶”,乃引申用法,形容一扫而光。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东汉末年的时候,有个叫辛毗的人,很有才能,他和他的哥哥辛评一起投奔了袁绍。

当时,地方豪强割据严重,战争连年不断,有一次袁绍和曹操在官渡大战,结果袁绍被打败,损失惨重,没过几天袁绍就因为过于忧愤而死去了,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和袁谭为了争夺权利,互相斗争厮杀起来。袁谭为了打败袁尚,便想投靠曹操。于是,他便派辛毗去拜见曹操。

辛毗见到曹操,向曹操说明来意之后,曹操非常高兴地答应了出兵援助,可实际上曹操心里在想:“现在袁氏两兄弟互相斗争,我不用出兵,只等着他们两败俱伤,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了。”因此,曹操口里虽然答应了,可过了好几天都没有一点行动。

辛毗看到这个情形,心里非常着急,他很清楚曹操心里的想法,可又不便直接跟曹操说。于是便故意对曹操的谋士郭嘉说:“曹操真是目光短浅,他只想到等袁氏兄弟两人两败俱伤后坐收渔翁之利,可为什么不想一想,袁氏两兄弟毕竟是一家人,万一他们醒悟过来,两兄弟联合起来,那曹操再想打败他们可就很难了。”

郭嘉听了,觉得辛毗说得有道理,便马上把辛毗的话转告给了曹操,曹操听了,也觉得辛毗说得没错,便把辛毗叫来,问道:“袁谭值得信任吗?我们联合起来一定能打败袁尚吗?”

辛毗听了,对曹操说道:“其实这和袁谭值不值得信任没有很大的关系,现在他们兄弟双方都已经打得筋疲力尽了,都已经没有什么势力了,您控制袁谭很容易,打败袁尚也很容易,您现在去进攻袁尚就像迅风振秋叶一样容易,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后悔都来不及啊!”

曹操听了辛毗的话,连连点头,便马上同意了派兵救援,后来辛毗投靠了曹操,得到了曹操的重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迅风振秋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1

最是好时节 秋风扫落叶的下一句 是“最是好时节” 或者是“知是故乡来” 又或是“满地尽黄昏” 出处 《三国志·魏志·辛毗传》 “以明公之威 应困穷之敌 击疲弊之寇 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大致意思为 凭借明公的威视 应对围困的敌人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春泥育百草
夏莲散清香
秋风扫落叶
冬雪兆丰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9-20
几处青天雁南飞

两地相思眉难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