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合理处理生活中的白色垃圾?

如题所述

系方式没有,你可以先购买一些相关图书看看,查查最新进展,在这里问得不到实际意义的技术,并且要实地考察一下,我给出几种利用方式吧!

“白色污染”指的是大量的废旧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统称塑料包装物)以及使用后的地膜统称为“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会对环境产生两种危害,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视觉危害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废塑料制品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在大城市、旅游区、水体中、铁道旁散落的废塑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

潜在危害是指废塑料制品进入自然环境后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深层次环境问题。

第一、废塑料制品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第二、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用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

第三、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很难处理。

如果将其填埋会占用土地,且长时间不降解。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也不适于堆肥。从垃圾中分拣出来的废塑料,因无法保证质量,其利用价值很低。

治理“白色污染”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采取积极对策,运用行政、科技、经济手段综合治理。当前应在加强管理、制订有关政策法规,扶植有利于环保的企事业发展,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和抓好舆论的正确导向前提下,借鉴国外的减量、回收再用、再生利用、降解材料的治理对策,实施省资源化(减容、减量)、再资源化(回收利用)、无害化(可降解)等多法并举、防治结合的对策和措施。

1.省资源化(减容、减量)是防患于未然从源头抓起的好办法。

省资源化(减容、减量)是减少或抑制塑料废弃物的产生量,包括少用,即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或少用;或通过填充天然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减少塑料用量,或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功能、延长寿命、一物多用,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的消费量。减薄,即在保证应用性能前提下,通过改变原材料配方和产品结构设计,使产品达到轻量化、薄壁化。减容,即通过压实、溶解、消泡等方法减少塑料废弃物的体积,以及开发适量包装,抑制过剩包装等。

2.再资源化(回收利用)是环境无害化重要措施。

再资源化(回收利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更重的是包括从立法、回收、生产、检验、销售等一整套系统工程问题,是各国积极开发,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有效方法。从塑料废弃物总体而言,相当一部分是易回收利用的。但对一次性塑料废弃物而言,必须根据各地废弃物的种类、质量、数量、流向及处理方法,易回收又具有回收价值、经济合算的应尽量大力度去回收利用,包括材料、热能、燃料油、化学品等,这不仅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从节约地球有限资源,有效利用再生资源的角度均具有重大决义。但目前回收利用无论在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回收集系的建立,高效回收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以及回收料的产品方向等等均会面临许多技术经济方面的难题,有待于政府和民间加大科技投入,通力合作作为重点问题研究解决。

3.无害化(可降解)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一次性塑料废弃物是很难收集的,如堆肥袋、垃圾袋、超市、早市用的轻型塑料包装袋等或即使强制收集,经济效益差甚至无效益的如中餐餐具、地膜等,这些领域采用可降解塑料比较适宜。经过十年的跟踪应用实践证明,我国开发的降解塑料具有以下特点:①实用性:其应用性能和卫生性能与普通塑料相近或相当;②降解性: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较快地降解,成为易被环境消纳的无害化碎片或碎末;③安全性:降解过程中产生和降解后残留的物质对环境无害或无潜在危害;④经济性:价格与同类普通塑料制品持平或略高。从而对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即使强制收集经济上不合理的一次性塑料产品,推荐采用可降解塑料较适宜,在短期内可降解碎裂成无害化碎片达到塑料垃圾减容减量,减轻或抑制环境污染的目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可以完全降解回归自然。

聚苯乙烯餐饮具国家已经发布6号令,要求在2000年底前禁止生产,为此许多省市和部门都在加大研究开发各种替代产品的力度,如纸板餐具、纸浆模塑餐具、植物纤维模压餐具、玉米面模压餐具、淀粉膨化餐具、光/生物降解聚丙烯餐具、聚丙烯发泡餐具、光/生物降解聚丙烯餐具、淀粉填充型聚苯乙烯发泡餐具等等。已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的问题,这是符合新产品发展规律的,但无论哪一类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围绕技术、性能、市场、价格、环保等因素综合评价,然后结合宏观政策引导,由市场去检验和鉴别。
降解塑料作为高科技产品和环保产品已成为当今世界十分关注的研究开发热点,它的发展不但扩大了塑料功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境的矛盾,对日益柘竭的石油资源又是一个补充,而且从合成技术上展示了生物工程和合金技术在塑料材料领域中的威力和前景,因此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无论从地球环境保护的实际角度,或从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资源,还是从合成功能性高分子、医用高分子的学术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方兴未艾,任重道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6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强管理。例如,社会上较为关注的铁路两侧的”白色污染“问题,通过加强管逗已取得显著改观。铁路部门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在沿线分区划段包干。部分旅客列车采用袋装垃圾,禁止旅客向窗外抛弃废物。乘务员也不象以前那样,将车箱垃圾直接扫出窗外,而是将垃圾袋卸在车站,由车站集中处理。目前,采用袋装垃圾的列车越来越多,随意向车外扔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已有2.9万公里的线路两侧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实践证明,加强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
第二,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杭州是我国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杭州市于1995年9月15日由市容环卫局、工商局、卫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使用泡沫塑制快餐盒的通告》,将此通告在《杭州日报》上连续刊登三天。管理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一些个体流动商贩仍在出售泡沫塑料餐具。最近,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条例》第35条规定:禁止销售、使用泡沫塑料制作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违者可处500~5000元罚款。该《条例》将于1997年9月15日起实施。武汉、哈尔滨、福州、广州、厦门、宁波、汕头等城市也颁布了有关政策、法规,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从实践的结果来看,单靠禁止是很难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上述颁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纸制品或可降解塑料制品代替原来的难降解的泡沫塑料制品。但是替代品在价格和品质上均无法与普通塑料制品竞争。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行政命令,不考虑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操作起来是很困难的。
第三,强制回收利用。清洁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重复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通用原则。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视觉污染”,而且可以解决“潜在危害”,缓解资源压力,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负荷,节约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标本兼治的好办法。但回收利用应该在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垃圾之前。从垃圾场里重新分拣废旧塑料包装物,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废塑料的利用价值也很低。因分拣出来的废塑料制品太脏,也难以按材质分类,质量无法保障。北京市环保局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回收利用为主,替代为辅,区别对待,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1997年6月1日,北京市环保局与市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对废弃的一次性塑制餐盒必须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产、经销一次性塑质餐具(包括托盘、碗、杯等)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负责回收利用废弃餐具,也可以委托其他单位回收利用。《通知》还规定1998年的回收率必须达到30%,1999年达到50%,2000年达到60%。《通告》发布后,生产、经销单位和个人立即到当地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提出自己的回收利用计划和具体保证措施。这是北京市解决“白色污染”的一个突破口。在取得实效后,将逐步增加强制回收利用的废塑料制品的种类和比例,最终消除“白色污染”。天津市环保局完成了《天津市防治“白色污染”工程可行性调研报告》,提出了一整套防治方案,确定通过回收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消除污染的目的。目前正在制定“回收利用计划书”、“试点工作运行图”、“试点工作进度大纲”,并在筹备成立“天津市‘白色污染’防治产业协会”。
在技术方面,一是采取以纸代塑。纸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废弃后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决前面所说的“潜在危害”,但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首先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国的森林资源并不富裕;其次造纸过程中会带来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纸制品尚不能与塑料制品抗衡。目前,我国也有以甘蔗杆、稻草为原料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处于试验阶段。
二是采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区已有19家研制或生产可降解塑料的单位。试验表明,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环境中暴露3个月后开始变薄、失重、强度下降,逐渐裂成碎片。如果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则降解效果不明显。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个不足:一是多消耗粮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视觉污染”;三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彻底解决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于含有特殊的添加剂而难以回收利用。
第2个回答  2013-09-20
目前,白色垃圾的种类增多,范围扩大,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随处可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而且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分解,造成长期的生态环境破坏,我们全社会今后都要为之求得有效适用的方法。

二.活动的准备

(一)探讨活动的必要性

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师生共同研讨本次活动的目标:

1.了解本地白色垃圾的种类,来源。

2.调查造成白色垃圾蔓延的主要原因。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二)知识技能准备

1.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

2.搜集整理材料的方法,统计归纳的方法。

3.各种书写格式(书信、总结、调查报告)

(三)研讨活动的计划

由学生按所在班级为主自愿结组,民主选定组长,组长负责安排组内人员分工,由学生组长领导各组分头制定调查计划,并商讨活动时间的安排。

三.实施过程:

1.分析来源(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①由于社会的需求,塑料制品产量每年在不断增加。

②政府未立法规定一个妥善处理“白色垃圾”的对策。

③使用者随手乱伤,丢弃。

④市场尚未有物美价廉的塑料替代品。

2.拟定具体计划:

①时间:2005年10月20日—2005年11月20日

②地点:校内、家中、市场

③过程:调查各处白色垃圾的种类、数量、分析其原因,讨论其处理的有效办法。

一组:调查各种白色垃圾的分布特点,及种类。

二组:调查不同地区白色垃圾的数量。

三组:调查不同地区白色垃圾的数量。

四组:查阅资料,共同研究对策。

3.结果统计分析

白色垃圾主要以废弃的食品袋、冷饮袋、方便面袋及日常包装为主,主要分布在学校的垃圾坑、周边,居民生活区附近,公路两侧及树林之中。

数字相当惊人,以每个塑料袋0.1克计算,我们的学校按200天在校计算,每年所产生的白色垃圾的重量应为1000╳200╳0.1=140千克,那么一个村庄,一个小镇的数字更是不堪想象,它们所造成的危害更是可想而知。

四.分析与讨论

面对如此惊人的数字和巨大的危害,同学们分小组研究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1.提倡研究可以在短期内分解的塑料制品的代替品。

2.提高全民素质,减少乱扔乱放的现象。

3.建立多个小型收集站,统一存放,以备处理。

4.压缩后掩埋。

5.用于长久工程的地下掩体之中。

6.分散烧掉。

7.尽可能减少使用的频率。

五.收藏和体会

通过本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了目前普遍存在的“白色垃圾”的现状急于解决,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从活动中增长了见识,增进了友谊,学会了归纳,统计分析的简要方法,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研究探索问题的兴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专家们一定会研制出更加完善,符合市场需求的塑料代替品及良好的处理方法。同时我们建议:

(1) 政府立法,制止白色垃圾的蔓延。

(2) 各地建立小型回收站。

(3) 从我做起,投身环保。

六.写致全体师生的倡议书。

倡 议 书

全体师生:

你们好!

我们是花园中学七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一段时间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了解到周围的“白色垃圾”正在迅速蔓延,且危害非常巨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影响了环境。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尽量减少使用带塑料制品的物品。

二.使用时不可随意丢弃。

三.平时随见随捡,放于指定地点。

四.建立自己的收集袋。

五.提出自己的合理处理建议。

愿我们大家一齐行动起来,将“白色垃圾”早日征服!

七年级实践活动小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20
可以返回到白色垃圾回收站
第4个回答  2013-09-20
按垃圾分类`由垃圾站来处理
自己少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