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属于未成年人?

如题所述

未满18周岁的公民,也就是说18岁以下属于未成年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第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的侵蚀。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十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附带规定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十七条 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释义年人。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第五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审理,并适应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健康成长的需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司法活动中对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其他国家,未成年人被定义的年龄范围并不完全相同。未成年人是指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我国刑法中,儿童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同一主体,未成年人与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同一主体。这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儿童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不相符合,我们应当在法律上统一制定标准,与国际接轨。

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和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这两类未成年人定罪等同成年人,但在量刑上体现了一定的从宽政策。

扩展资料

未成年人的基本特征:

青少年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期。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矛盾动荡性。

生理上,性成熟是青少年期生理发展的最基本特征。因而,形成自我,发展独立性,是青少年时期的基本任务。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思想意识与心理行为不稳定性。具体表现为: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闭锁性与开放性:对成人闭锁,对同伴开放;反叛性:反叛传统,喜欢标新立异。

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有:离异家庭儿童品德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亲子沟通障碍、自我中心、心理脆弱、情绪障碍、自杀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未成年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22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判断一个人是否为未成年人,有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宋聪聪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张保刚律师

擅长:公司法务

刘勇律师

擅长:损害赔偿

王莉律师

擅长:劳动工伤

陈娜律师

擅长:税务合规

朱哲雨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

李昌锁律师

擅长:经济纠纷

李金杏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电话咨询
第3个回答  2021-10-22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岁的公民,未成年人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另外,十六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肩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 2020年10月17日的第二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21年6月1日开始实施。 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共9章132条。
未成年犯罪怎么办?
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处罚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十七条:十六岁以上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犯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另外,未成年人的学习模仿能力还是非常强的,父母是孩子最好、最重要的老师,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孩子们树立榜样,让孩子们学习这些好习惯。同时教育孩子不仅表现在口头上,也表现在行动上,如果用语言来教导,多给孩子讲正面的例子,多讲名人的故事,让孩子有很大的憧憬,可以让孩子有积极的内心,将想法付诸行动。 要培养优秀的人,不培养他的毅力、毅力,就不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平时可以给孩子定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第4个回答  2018-07-28
早在1987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通则》第十一条就明确规定: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同时还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