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故事

如题所述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故事:

1、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

2、又因林长民是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做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所以说是门当户对新婚之夜,梁思成问她:“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

3、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

4、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扩展资料:

林徽因与徐志摩的关系:

1、徐志摩结婚后游欧时爱上了林徽因。林徽因对他说的: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徐志摩妻子)之间作出抉择。

2、徐志摩即回家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徐志摩父亲:徐申如听说儿子如此对待妻子,气愤之下宣布断绝父子关系,并停止供粮,且将银行业务及财产交由张幼仪主管。

3、林、徐好景不长,不久后林长民游欧时间结束,她只得随父亲归国,等徐志摩赶回国时,林徽因已与梁思成订婚了。所以最后没有在一起。

4、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5、徐志摩和林徽因两人虽然并未踏入婚姻的殿堂,但是二人确是终生的朋友。徐志摩遇难后,梁思成从北平赶去处理丧事,捡了一块飞机残骸给了林徽因,林徽因悲伤至极,就把这块木头挂在卧室的床的墙上头。

参考资料:林徽因-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6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爱情

1924年,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同前往美国留学,而且都选择了建筑学,四年后,两人在渥太华的中国总领事馆成婚。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结合,被认为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更是新与旧的融合。两人的家世相当,崇尚西式爱情生活,同时也遵从了传统的父母之命。

梁思成与林徽因修成正果并非一帆风顺的,因为林徽因跟徐志摩有过一段情。在结婚当天晚上,梁思成问林徽因选择自己的原因,并表示就问这一次,得到的回答是“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婚姻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研究建筑的,一起跋山涉水考察各地的古建筑遗迹。在空闲的时候,梁、林二人的婚姻生活也是颇具情趣的。两人会在一起考问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较量记忆力,充满了文化方面的乐趣。

不过梁思成与林徽因的爱情并不顺遂,比较为人熟知的就是金岳霖对林徽因的仰慕。林徽因曾经告诉梁思成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梁思成虽然痛苦万分,但还是让她自由选择,并且如果她选择了金岳霖,他还是会祝福他们。

深受感动的林徽因给出了“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得一生来尝还”的回复。梁思成还很大度地将徐志摩失事飞机的碎片挂在林徽因的房中,可见他对林徽因的感情之深。

另外,梁思成与林徽因也会吵架,要是有佣人在,会用英语吵,应该说是隐忍的梁思成与直率的林徽因的碰撞。有一次,两人刚争吵完,梁思成出差到上海,林徽因哭了整整一天,直到梁思成发电报和书信回来才和好。

扩展资料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

林徽因很早就加入了“新月社”,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她几乎标志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糅合得浑然一体。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而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

由于她兼通文理,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所以在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当代中国四千名人录》。

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籍贯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东京,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

梁思成第一任妻子是林徽因,1919年相识,1928年成婚,育有一女(梁再冰)一子(梁从诫);第二任妻子是林洙,1948年相识,1962年再婚。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作品的设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薇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思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25

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故事: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

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又因林长民是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做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所以说是门当户对。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

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扩展资料:

林徽因回国不久,梁思成便到林宅登门拜访。这次拜访,用梁思成的续弦夫人林洙的话说,“这不是一般的访问,而是以一个求婚者的身份去的”。几年不见,两人都有了些新的变化,个子高了,见识广了,身心也成熟许多。

但很快,几年离别所带来的陌生感消失殆尽,二人开始自在而又真诚地谈论各种话题,异地见闻、兴趣爱好、未来志向等等。梁思成后来回忆说:“我第一次去拜访林徽因时,她刚从英国回来,在交谈中,她谈到以后要学建筑。

我当时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林徽因告诉我,那是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因为我喜爱绘画,所以我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可以说,从一开始,他们就是志同道合者。

共同的爱好(绘画、文学等),相似的家庭(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教育(中西文化的熏陶)背景,还有彼此的真诚,都使几年前就开始的友谊有了迅速的发展。

自此以后,林徽因与梁思成时常往来,关系日益亲密。爱的种子悄然萌发,并开始茁壮成长。多年以后,爱情的朵朵小小浪花还在林徽因的脑海里时时泛起美丽的波纹。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曾很有兴致地对当时还只是个学生的林洙谈起他们的美好往事。

“那时我才十七八岁,第一次和思成出去玩,我摆出一副少女的矜持。想不到刚进太庙一会儿,他就不见了。忽然听到有人叫我,抬头一看原来他爬到树上去了,把我一个人丢在下面,真把我气坏了。”那是每个人都会珍爱一生的美好回忆。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到上海。聚会、游览、讲学等等事项把他的日程填得满满的,然而,繁忙的日常生活并不能减轻他对林徽因的思念之苦,他一直在盘算怎么才能尽快见到她,去向她倾诉一年来的想念之苦。

正巧,这时徐志摩收到梁思成代梁实秋邀请他赴清华文学社讲演的信。于是,他立刻赶往北京。

徐志摩题为《艺术与人生》的演讲并不是很成功。他的英文流畅华丽,但台下的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过,演讲的内容现在看来还是有许多可取之处。比如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抨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强调艺术对人生的重要性,肯定个性主义有利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场车祸“订”终身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之後林徽因同意了父亲为她定的一桩婚事,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後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像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後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後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著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本人读完林徽因传记后感觉,林徽因对徐志摩是敬佩,和梁思成属于门当户对,但彼此也十分恩爱,至于金岳霖,也爱过他不过这里也有一个关系,林徽因对梁思成说自己爱上了金岳霖不知如何是好,梁思成也很痛苦,但他们彼此都很坦诚,也很明智,思成对徽因说尊重她的选择,林徽因把这事告诉金岳霖,金岳霖说思成是真的爱她,所以愿意退出,但三人依旧是邻居、好友。 我认为林徽因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讲清的,如果你真想了解她,我推荐你读《林徽因传》张清平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对于林徽因一生的感情写的非常详尽,有很多史料可查,真实可信。对于其一生的波折写的也十分详细。可以还原读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本书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离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有着很高的认识价值和积极的人生启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4-06
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少不了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这个传奇女子,是独一无二的万古人间四月天。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了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虽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告诉林徽因:
“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
而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
“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如果一百个人来问我完美女子的标准,那么我一百次都会回答说是林徽因。
是的,她已经是个传奇,是只能仰望的女子。
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
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他为她写下那样的诗句,可是最后她还是没有选择他。
可是,比起徐志摩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更令人动情。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
说是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
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
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
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
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
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
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
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
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
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多年前我读到这样的话语,一刹那哽咽。
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感情十分珍惜爱护,爱一个人大约便是长远的,一生一世的事情。
因此爱得慎重,却恒久。
他从来没对她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
他只是沉默地,无言地做这一切。爱她却不舍得让她痛苦选择,因此只得这样沉默。
因为,能够说出来,大约都不是真的。
而如今多见的,却是那等付出一丝一毫都要斤斤计较的男子。付出一定要有回报。
计算爱情,一如计算基金汇率,赔本生意,谁肯做。若自觉有些许吃亏,一定加倍讨要回来。
面对这样可怕的现实,再看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候那样动人心魄长远的爱,真是让人心灰意冷。?0?2
爱固然值得珍惜,但是要人爱你一时一刻并不难。
但是最美最好的,是有个人在至老时候还会想起你。
那样深刻,深刻到他一生都从未忘怀过你。
他会想起你年少时候的容颜,在他心中,你永远都是十七岁的那个穿白衣裳的小仙子。
他会想到嘴边不自觉地轻轻地微笑起来,叹息地说,她啊……
之后便是沉默,沉默之下,原本是有千言万语的,可是已经不必说了。
那样的你,在那样的他的心中,便是独一无二的万古人间四月天了。
爱有很多种方式和理由,这里无意责怪谁,只不过我觉得金岳霖的故事听起来更加撼天泣地。
金岳霖为林徽因终身未娶。
他一辈子都站在离林徽因不远的地方,默默关注她的尘世沧桑,苦苦相随她的生命悲喜。
若,人生只如初见,多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