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40分) 1、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心理健康的一顼是( ) A智力正常 B情绪适中 C

一、单选题(40分)

1、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心理健康的一顼是( )

A智力正常 B情绪适中 C 意志健全 D体魄健壮

2、下列单位中,哪一个不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承担者( )

A学校 B银行 C家庭 D社区

3、自我意识产生的时间段为( )

A8个月左右 B两周岁 C4岁 D十二三岁

4、自信心是人重要的人生品质,它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 )

A自我意识 B自立 C责任心 D兴趣

5、心理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进行 ,自我平衡,以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

A自我调节 B自我认识 C自我支配 D自我适应

6、 是人在受挫后,常常会引起愤怒情绪出现的一种攻击性行为。( )

A固着 B攻击 C冷漠 D退化

7、羞怯的本质是一种( )

A自负 B自信 C胆怯 D不自信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抑郁产生的原因( )

A挫折 B早期的经历 C错误的思维方式 D乐观的心境

9、一般自卑的人做不到( )

A客观地评价自己 B逃避现实 C与人冲突 D情绪低落

10、关于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感知是记忆的基础 B理解是记忆的关键 C形成知识结构是记忆的简化和升华 D理论对记忆能力的提高没有实际意义

11、同学们在人际交往中错误的做法是( )

A塑造高尚品质 B丰富知识才华 C积极表现自己 D重在礼尚往来

12、同学们在交往中的心理误区是( )

A要遵循黄金规则 B要对同学们讲真心话 C要注重同学的一贯表现 D要凭借第一印象

13、与他人谈话的正确技巧是( )

A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B即兴谈话,任意发挥 C适时转移话题 D一定要把选定的话题讲完

14、我们不希望父母干涉我们的隐私,是由于( )

A我们有了成人感 B隐私是见不得人的秘密 C我们年幼无知 D我们异想天开

15、我们同父母发生矛盾的原因是( )

A由于我们的身心发展变化太大 B不明原因 C 父母故意找茬 D社会环境的影响

16、父母对我们过度忽视的原因( )

A我们同父母两方面造成的 B遗传原因 C社会环境影响 D父母视我们为多余人

17、家庭贫困的孩子自立意识较强( )

A是 B没有必然联系 C相反 D有可能

18、父母离异给父母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 )

A 人们对离异家庭有误解 B 自己心理脆弱 C自己敏感多疑 D父母不承担抚养义务

19、洪战辉的感恩心理。( )

A、是非常好的心理品质,对和谐家庭关系意义重大

B、是每个中职生都具有的

C、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

D、对社会没有好处

20、关于中职新生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

A只发生在困难学生身上,优秀学生不存在

B注意是中职生没有前途

C注意是学技术很吃力

D要根据产生的原因,进行积极的矫治

二、判断(10分):

1、换位思考是抑制生气的良方。( )

2、家庭生活质量的高低,与生活在期间的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

3、父母在不了解我们的心理需求的情况下,亲子之间也能和谐。( )

4、嫉妒心理对同学的成长一定有害。( )

5、人际交往与知识的多少无关。( )

6、自学对爱学习的学生重要,对学点技术的中职生来说没有多大作用。( )

7、自卑的人并非丧失自信。( )

8、人对环境的适应指的是,人对客观环境的适应。( )

9、自我意识是先天具有的。( )

10、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可分为个体因素和诱发因素两大类。( )

三、名词解释:(共12分)

1、心理健康:

2、自我意识:

3、代沟:

4、自立:

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心理健康的一顼是体魄健壮。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

当人们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

扩展资料: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理健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一、单选题(40分)

1、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心理健康的一顼是(D )

A智力正常 B情绪适中 C 意志健全 D体魄健壮

2、下列单位中,哪一个不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承担者(B )

A学校 B银行 C家庭 D社区

3、自我意识产生的时间段为(B )注:这个题目出的有问题,应该为2--4岁。

A8个月左右 B两周岁 C4岁 D十二三岁

4、自信心是人重要的人生品质,它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A )

A自我意识 B自立 C责任心 D兴趣

5、心理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进行 ,自我平衡,以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A )

A自我调节 B自我认识 C自我支配 D自我适应

6、 是人在受挫后,常常会引起愤怒情绪出现的一种攻击性行为。(A )

A固着 B攻击 C冷漠 D退化

7、羞怯的本质是一种(D )

A自负 B自信 C胆怯 D不自信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抑郁产生的原因(D )

A挫折 B早期的经历 C错误的思维方式 D乐观的心境

9、一般自卑的人做不到(C)

A客观地评价自己 B逃避现实 C与人冲突 D情绪低落

10、关于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感知是记忆的基础 B理解是记忆的关键 C形成知识结构是记忆的简化和升华 D理论对记忆能力的提高没有实际意义

11、同学们在人际交往中错误的做法是(C )

A塑造高尚品质 B丰富知识才华 C积极表现自己 D重在礼尚往来

12、同学们在交往中的心理误区是(D )

A要遵循黄金规则 B要对同学们讲真心话 C要注重同学的一贯表现 D要凭借第一印象

13、与他人谈话的正确技巧是(C )

A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B即兴谈话,任意发挥 C适时转移话题 D一定要把选定的话题讲完

14、我们不希望父母干涉我们的隐私,是由于(A )

A我们有了成人感 B隐私是见不得人的秘密 C我们年幼无知 D我们异想天开

15、我们同父母发生矛盾的原因是(A )

A由于我们的身心发展变化太大 B不明原因 C 父母故意找茬 D社会环境的影响

16、父母对我们过度忽视的原因(A )

A我们同父母两方面造成的 B遗传原因 C社会环境影响 D父母视我们为多余人

17、家庭贫困的孩子自立意识较强(A )

A是 B没有必然联系 C相反 D有可能

18、父母离异给父母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C)

A 人们对离异家庭有误解 B 自己心理脆弱 C自己敏感多疑 D父母不承担抚养义务

19、洪战辉的感恩心理。(C )

A、是非常好的心理品质,对和谐家庭关系意义重大

B、是每个中职生都具有的

C、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

D、对社会没有好处

20、关于中职新生现象,正确的说法是(D )

A只发生在困难学生身上,优秀学生不存在

B注意是中职生没有前途

C注意是学技术很吃力

D要根据产生的原因,进行积极的矫治

二、判断(10分):

1、换位思考是抑制生气的良方。(对 )

2、家庭生活质量的高低,与生活在期间的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对 )

3、父母在不了解我们的心理需求的情况下,亲子之间也能和谐。(错 )

4、嫉妒心理对同学的成长一定有害。(错 )

5、人际交往与知识的多少无关。(错 )

6、自学对爱学习的学生重要,对学点技术的中职生来说没有多大作用。(错 )

7、自卑的人并非丧失自信。(错 )

8、人对环境的适应指的是,人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对 )

9、自我意识是先天具有的。(对 )

10、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可分为个体因素和诱发因素两大类。(对 )

三、名词解释:(共12分)

1、心理健康:第三届国际心理大会曾认定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智力、情绪是否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工作。
心理健康的定义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

2、自我意识: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反映功能,是人的心理和动物的心理的根本区别,是物质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也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

3、代沟:指两人之间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4、自立:指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26
1.d b b d d a d d a d c d a a a a b c a d
2.对对错错对错错对对错
第3个回答  2013-09-26
D,B,A,B,A,A,A,D
第4个回答  2013-09-26
DBBAABDDAD
ADCAAABCAD
对对错对错错对对错对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代沟是指两代人因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标准等方面的不同而带来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代际冲突”即由这一差异而导致的两代人在解决问题方式、评价问题标准等方面产生的分歧和矛盾。
1.尽自己的力量。 2.自食其力;靠自身之力。 3.自然成长的力量。

希望能帮到你 这是我的答案追问

谢谢各位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