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应对人生中的逆境和顺境的800字论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6-29
境与逆境
一个人的人生有多长?小孩子望穿双眼盼着长大,盼着离家,执着与舍弃,一如顺境同逆境.看别人,看自己,想别人,想自己,其实顺境、逆境,很想一个东西却偏得不到,明明已到手的东西,却突然不翼而飞呢?然而人生中很多时候,却恰恰是,你以为是顺境的时候,并且喜欢享受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讲,顺境对于人来说,其实却是最危险的时候.原本就只有一线之隔.所以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遇到逆境的时候,如何对待逆境,才会一览无余,也只有经过了逆境,你才能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我常觉得,面对逆境,会有三种人,采取三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既然得不到,那么就不想了吧,怨天尤人,觉得生活太不公平,总觉得他人亏欠于自己.对第一种人,我认为值得尊重和理解,我不认为有任何可取的地方.还有一种人,是从顺境或逆境中走过来,心灵宽容豁达,更不会因为结果的成败而耿耿于怀.这是我所向往的,第四种人.顺利的境遇,优越的地位,富足的资财,舒适的生活,往往要为他享有的诸种优越条件付出沉重的代价.在一位现代史学家的笔下,“世纪名将”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溃败被这样解释着:对于人类来说,加普亚平原是仁慈的,而罗马平原却是冷酷无情的.从此以后,他的军队再也无法打胜仗了.与汉尼拔相比,倒是一位东方的君主更加狡诈睿智,一个名叫阿登巴莱斯的人去见他,提出了如下建议:现在宙斯大神已把他的领土交给了波斯这个民族和陛下,既然如此,在整个亚洲建立了一个帝国.居鲁士静静地听着,并不感兴趣.他告诉向他请求的人们说,安逸的环境会无例外地培养出没有胆量的人.近似汉尼拔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史不绝书.仍然无力挽回颓势.满人虽为中原大地的后来者,请读曾国藩几段教子箴言: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成,富家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处境太顺,无困横激发之时,本难期其长进.曾氏基本上认为,顺境
、富贵、奢华大大地不利于长进、成器.很多西方人士也持有近似的看法.艾科卡说:人类中最伟大者和最优秀者,皆孕育于贫困这所学校中.这是催人奋发的学校,是唯
一能出伟人和天才的学校.社会学家帕雷托的话更是闻名于社会科学领域:历史是贵族的坟墓.顺境反而不利于发展,似乎是个悖论.因为这样一来对发展而言,未能从中学到修身齐家治国之道,因而更无规矩.为什么处在顺境和优越条件下的人们往往要为此付出代价?不利于当事者坚强性格的形成.我们还可以借用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来透视这一现象.过度补偿”,因此难于造就非凡的人.那么顺境和优越的条件是否必然要人们为之付出代价呢?可见选择、努力与自觉的不可抹杀的作用.正是因为苦难、逆境,甚至生理缺陷,产生和造就了一些伟大人物,逆境中产生的过度的自卑会瓦解一个人的活力.不同的环境对人们的作用是不同的.顺境与逆境、更好地适应地位的沉浮与环境的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