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乡村公路要农民出钱合理吗????

我的老家在四川资阳安岳线龙桥乡茶沟村,昨天年迈的爷爷打来电话说,家里要修公路,叫我们寄钱回家,每人1300元,上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刚刚出生的孩子,只要有分土地的都要出钱,没分土地的出一半,我就纳闷了,国家拨的款哪去了我什么要村民出钱修路,每人1300元对种庄稼的人来说不是个小数目了,都不知道国家的政策是为了方便农民,还是给农民增加压力的,我们村里这样做合理吗?

不合理。对于农村修公路,国家有一定的补贴,但不是全部,所以差额部分需要当地政府出。

如果当地政府经济条件不好,但为了完成上级的任务,就只有向老百姓收了。现在强行摊派是不允许了,也就是不合法了,但从总的来说,修路是为了当地村民出行方便,出一点钱也合理。

拓展回答:

修路的重要性:

所谓“要致富,先修路”,一个地方交通的便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自明的。

交通便利了,有利于地方与外界的物质与人员输入与输出,扩大交流,聚集地方人气,增加城市名气,人口增长,进而加快地方城市化进程,各个产业部门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扩大城市辐射范围,

景区尤其如此,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那如果巷子不深,酒香,相对巷子深的会不会就更有人气呢,这便有了交通区位优势,答案是肯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0-02-08
怎么说了,国家十二五期间有个民生工程叫“村村通”,就是通往行政村的农村道路基本上是国家的燃油附加费给予补贴,补贴不够的基本是省县给予补助,老百姓基本不出钱。现在“村村通”结束了,估计到你家的路不是行政村的道路吧?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且百姓出行多样化(汽车越来越多),现在好多村组道路也需要硬化,怎么办?估计是政府给予补贴,不够怎么办?收益百姓也要给予支持。现在有个叫“一事一议”项目,如下: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坚持以农民民主议事为前提,以农民自愿筹资筹劳为基础,政府按照先议后筹、先筹后补的原则,通过民办公助的方式,对村内道路、农田水利、村容村貌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给予适当奖补。财政部农业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引导下,打通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最后一公里,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健全完善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民办公助机制。
你也可以不交,也可以交,交的话可以用村里成立一个理事会(村民代表),来监督这个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等。让理事会成为这个项目的建设单位(业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2
没办法。国家拨的钱根本不够修路。毕竟修路也是造福村民。大家只好捐一点。
第3个回答  2020-12-08

农村修路挖机遇见竹根真是有劲没地方使

第4个回答  2018-03-23
我也是安岳的,几百米路一人1650元,我出嫁了没下户,每一次凑钱我都给了的,这次还威胁我说要我带头给不然要给我下户口。就这句话我还就不给了,看他们敢不敢给我下户。给他耗到底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