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当时为什么选择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起太平天国运动?

如题所述

这个事情,首先要从洪秀全当年做出的“到广西区”的决定说去。

广东传教不好搞,不如去广西试试?

洪秀全于1843年在花县创立拜上帝会,而这个时候的他只是一个迷信宗教的落第书生,对科举失意存在不满思想,而甩掉孔子牌位,其中有这种思想的原因,更主要的是为了独尊上帝,搞他的传教事业。

可以这样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初心,不是为了造反,他没有那么大的勇气,更多的是想利用宗教手段,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大抵是因为他接触的基督教相关书籍中,了解了一些基督教教宗的情况,所以心生向往。


1844年3月时,洪秀全和冯云山作为拜上帝教最初的创教者,开始在广州附近宣传教义,接着又到了清远、英德、曲江、连山活动,然而都不受群众还原,几乎没几个人入教的。

老洪的传教大业出师不利,十分苦闷,于是便对一样无奈的冯云山说:“大兄弟,不如我们去广西搞搞。”洪秀全有这样的想法,不是诸如很多文章中分析的那样,了解广西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也不是老洪这时候就想着搞造反大业,毕竟他只是一个突发奇想的穷书生,没有那么宽广的社会视野,也不具备那么敏锐的观察力。促成他做这样决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当时洪秀全的表兄王胜均兄弟迁居到了贵县赐谷村,他在探亲的时候偶然到了广西,由连山入桂境,走小路出封川,在沿江西进。洪秀全在赐谷村住了大半年,这大半年的时光里,他在私塾教书,同时也发展了上百人的拜上帝会会众。主要也就是宣传劝人“悔过从善”可以“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并没有什么造反的思想。


到广西,起始于一个无计划的探亲之旅,而旅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这里传教比广东顺畅多了,于是就深入了下去。

广西尖锐的社会矛盾促使洪秀全走上了反清之路

洪冯在不断的宗教活动中,接触到了更深层次的当时广西的社会状况,破产农民生活极苦,人民求生五路,而且广西天地会的会党相当多,造反派层出不穷,聚众反抗官府的事情就跟家常便饭一般。

这样的社会现实,使得两个人的心态也逐步开始改变,于是两个人合计一方,冯云山深入广西到桂平紫荆山继续传教,而洪秀全返回广东老家,继续吸收洋教思想,补充修改他的教义。

到了1847年8月,他第二次来到广西贵县赐谷村,但这个时候,他依然没有造反的念头。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冯云山在紫荆山已经发展了2000多人的教众,于是他欣然前往探望冯云山。


教主的到来,又促进了拜上帝会的发展,贵县逐步扩散到了武宣、象州、平南、博白、陆川乃至广东信宜等地。接连在这些地方创立了拜上帝会的分舵,当地人把拜上帝会教众称之为“上帝佬”。

实际上,洪秀全这个人,从来都没有造反念头,他是被他的教众们一步步“逼”上造反道路的。我们前面说过,广西人民生活疾苦,加上天地会活动频繁,对抗官府十分普遍,而这种社会背景下的人民们随着拜上帝会组织的不断扩大,势必会因为传教跟周围的其他势力斗争,然后因此这些斗争最终走到官府的对立面。、宗教本身就是封建统治们警惕的对象,所以拜上帝会最终转变为起义,是广西的时势所推动的。

客家人是洪秀全在广西发动起义的 重要原因。冯云山到紫荆山发展拜上帝会之所以顺利,首先就是与客家人有共同语言。广西人口稠密,但耕地少,由此“土、客”之间争地争水争山的矛盾剧化,在这些争斗中,客家人受到官府和当地豪强压迫较为深重。


老洪到紫荆山和冯云山会面后,很快就发起了打象州甘王庙,这实际上属于宗教都住,因为客家人拜入上帝会越来越多,受压迫的他们希望“消去灾难”,把拜上帝会作为精神支柱。

拜上帝会是洪秀全偶然的作品,到广西传教士因缘际会,而发展成为太平天国是当时社会矛盾尖锐的大背景下贫穷大众的诉求,洪秀全其人,在整个过程中,属于无心插柳,他的作用也就是一个教主象征,和读了几十年书能够编写教义,传教壮大拜上帝会是冯云山做的,带领大众走上造反之路是后来加入的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们。老洪同志从来没有这么大的野心,这么强的战略眼光,他更像是一个捡到金矿的暴发户,摊上了一个太平天国教主的名头便宜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