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外国人说没有中国参加的国际会议就不算是真正的国际会议那个人是谁?

有一个外国人说过,没有中国参加的世界会议,不是真正真的会一那个人是谁?

拜登发言针对中国

在此次会议上,拜登反复强调了恢复美欧之间盟友关系的重要性。拜登表示,与欧盟之间的关系对美国和欧盟都十分重要,无论是为了欧盟国家的安全还是为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考虑,双方都应该尽快修复关系。

这些言论得到了默克尔等领导人的肯定,默克尔也强调了德国对欧美关系的拥护,希望能够尽快修复特朗普时期留下的裂痕。

拜登会议发言又扯上中国,默克尔当众叫板:没有中国世界将停转
但很快,拜登的发言就开始“跑偏”。拜登表示,维护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有利于更好地应对其所谓的“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威胁”。拜登同时也表明,本届美国政府将会在与中国的竞争中维持特朗普时期的强硬立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拜登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前不久,欧盟刚刚与中国达成一项投资协定。这让拜登政府十分紧张,拜登政府认为,如果失去其欧洲盟友,美国将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拜登会议发言又扯上中国,默克尔当众叫板:没有中国世界将停转
默克尔当场反驳

对于拜登这种打着多边主义的幌子,将少数国家的制定的“规则”强加给国际社会的言论,默克尔直接在慕安会现场进行了反驳。

默克尔表示,如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加强,不仅在2020年成为了全球唯一一个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还在新冠疫情之中积极向其他国家伸出援手。而美国则在新冠疫情中苦苦挣扎,美国疫情至今没有得到显著改善。而且由于疫情和经济的双重影响,美国对盟友的态度也变得摇摆不定,如今欧盟对美国的信任度已经出现了动摇。

默克尔还表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了国际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了中国,整个世界都会停转。而欧盟与中国之间既有竞争,也存在许多合作的机会,因此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不能完全听从美国的安排。

拜登会议发言又扯上中国,默克尔当众叫板:没有中国世界将停转
马克龙高喊欧洲要实现战略自主

与此同时,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拜登的态度也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转变。马克龙表示,此前欧盟国家对美国已经依赖过度了,如今美国对盟友的态度暧昧,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亚洲,这令欧洲十分没有安全感。

因此马克龙表示,欧盟国家需要尽快实现战略自主,尽可能多地承担保护自己的责任。这已经不是马克龙首次提出欧洲国家战略自主的观点了,2020年马克龙曾与默克尔达成共识,并规划了未来欧洲实现战略自主的几个重要目标,包括逐步减少对美制军事装备的依赖。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欧洲民众对美国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参考消息网援引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一项调查结果称,多数欧洲人都认为,自己的国家应该在美国与中俄的博弈中保持中立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5
答:五十年前举行的亚非国家万隆会议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产生的万隆精神和国际关系十项原则是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指针。万隆会议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国际政治事件而永载史册。

  一、万隆会议是第三世界崛起的开始,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和国际关系格局。

  万隆会议完全由新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发起组织和参加,这在世界历史上是首次。此前所有的国际会议都是由大国、强国主要是西方列强发起、主导和参加,而没有弱小国家的份。万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兴民族主义国家开始以独立姿态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和世界事务完全由西方列强主宰与支配时代的终结,揭开了国际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万隆会议拉开了世界不结盟运动的序幕。万隆会议的一些倡导国和积极参加国的领导人,如印尼总统苏加诺、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理纳赛尔、缅甸总理吴努和柬埔寨领导人西哈努克亲王都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和主要领导人。万隆会议的29个参加国后来都成了不结盟的骨干成员。同时,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独立原则是不结盟运动和平、中立、不结盟原则的先声,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是万隆会议精神的继续和发展。可以说,万隆会议的召开为不结盟运动奠定了组织和思想基础。在万隆会议基础上兴起的不结盟运动和以不结盟国家为主体的第三世界国家是冷战时期反对美苏两超争霸世界及其扩张与战争政策、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从一定意义上说,万隆会议是第三世界国家作为独立于东西方两大集团的世界政治力量崛起的肇始,也是它们冲破美苏两极结构,开启世界多极化进程的前奏。

  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是对《联合国宪章》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丰富与发展,加强了现代新型国际关系的法理基础。

  "十项原则"突出了国家主权不可侵犯、不干涉内政、大小国家平等、维护国际正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互相尊重、互利合作、和平相处等原则。这些原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理想准则,是新型国际关系赖以建立的法理与道义保证,同旧的国际秩序赖以维系的旧国际法理彻底划清了界限。"十项原原则"所以能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法理基础,就在与它同旧国际法原则有着根本区别。

  (一)旧国际法理是由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制定,旨在协调列强利益与相互关系,为它们"有序"瓜分世界与"和平"分赃服务。"十项原则"则是由新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制定,体现了新兴国家反对外来干涉和侵犯、维护自己独立和主权;反对大国、强国凌驾于中小国家之上,争取自己的平等国格和平等权利;反对强权国家扩张和战争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共同意志和要求,是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和整个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服务。

  (二)旧国际法理虽然也提主权、平等、和平等国际法原则,但列强规定这些原则只适用于"文明国家",而不适用于所谓"非文明国家",实际上是将列强之外的弱小国家和弱小民族排除在国际法保护之外,而任由其宰割。而"十项原则"适用于所有国家,是整个国际社会都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维护所有国家尤其是中小国家正当权益的法理保障。

  (三)旧的国际法理的本质是不平等。在其规范下,不但列强与弱小国家不平等,即使在列强之间也是不平等的,是根据实力大小排座次。而"十项原则"明确载明:"承认一切种族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平等",这是主张一切国家,无论强弱、大小、贫富在国际法面前一律平等,都有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权利和地位。

  (四)旧国际法理是为列强对外侵略开绿灯的强盗逻辑。列强制定的国际法公开宣称列强发动的抢占殖民地的侵略战争是合法的,认可列强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承认"征服和割让"是列强"取得领土之合法方式"。这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十项原则"完全抛弃了这种强权法理,强调"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明确规定"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这些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一切国家尤其是中小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法理保障。

  (五)旧国际法理是战争的催化剂。旧国际法不但为列强对弱小国家和民族进行侵略与征服战争开绿灯,而且种下了列强相互争夺与拼杀的祸根。拿破仑战争、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就都是因列强实力失衡和旧国际法理失范而引发的。"十项原则"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消除冲突与战争,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和法理规范,这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用户976008338999784
0粉丝 · 11赞
第2个回答  2021-02-25
在中国最为强大的历史时期,日本派出很多聪明人,到中国来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并将学到的精髓收集起来,然后琢磨如何用来改革日本现状。
正是因为周边小国的谦虚好学,才让他们摆脱了蒙昧状态,变得比周围其他国家更加强大。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如果强大,它的一切就成为周边国家模拟的目标,比如语言。现在我们能看到一些留学生在中国大学学习语言,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理解和应用中国的文化。
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在唐朝,全世界的人都来唐朝学习中国语言,而汉语就是世界的官方语言,虽然它很难学,很难记忆和理解,但仍然有许多国家的聪明人趋之若鹜,为什么?
一个强国,能够带给人们莫大的归属感,人都渴望强大而鄙视弱小,模拟强者,也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

大航海时代开启后,英国强势崛起,而中国却渐渐没落。清政府自视甚高,认为天朝上高根本不必向蛮夷学习,更不关心他们在干什么,甚至英国传教士将高科技的东西呈现在清朝皇帝面前,他也只是付之一笑说:“奇淫技巧罢了”,这种盲目的骄傲和短视,导致中国越来越落后。
而与此同时,英国的突然崛起,以及英国对地球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殖民,也将英语野蛮地灌输到殖民地去,那些英属殖民地,比中国人更早会使用英语交流。
二十世纪,当英语逐渐成为世界主流语言的时候,中文的影响力越来越微弱,不但如此,汉语还成了一些“半洋人”批判的对象。
近代就是有那么一群知识分子,出国喝了两瓶洋墨水,就以为自己掌握世界先进文明的精髓,回国后喊出:“除非灭掉汉字,中国才能富强”的口号。

鲁迅也这么认为,他对汉字的态度是这样的,他说:“方块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鲁迅在解读新文字一书中说:“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如果不去除它,只有自己死。”
其实鲁迅说的并非是“汉字”而是指“八股文”,那些装腔作势的酸腐文字,让人们为了雕虫小技和华丽辞藻而写作,甚至说话都“之乎者也”,无比拖沓。很多人以饱读文言文为荣,到处炫技,全无踏实的学习态度。
那个时代的进步读书人,急于寻找中国落后的症结,他们忽略了一点,中国落后的症结不在“汉语”,更不在“汉字”,而在于统治者的愚民政策,统治者故意用“八股文”降低百姓智商,扼杀文人创造力,因为他们需要一帮愚昧的国民。
鲁迅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想要推翻统治者的愚民政策,却找错了推翻的对象。汉字是多么伟大的发明,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为《唐诗》、《宋词》的精妙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