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中伦理中的“三纲”和“五常”分别指什么?

如题所述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分别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分别是仁、义、礼、智、信。

君为臣纲是指身为大臣要服从君主的命令,君主也要为大臣做好表率,起到积极带头的作用。父为子纲是指子女要对父母孝顺,听父母的教诲,同样身为父母也要为自己的子女做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最后夫为妻纲是指妻子要爱护自己的丈夫,同样身为丈夫也要爱护,尊重自己的妻子。

仁、义、礼、智、信代表的意义就是在于规范我们在生活中,在为人处事中的行为与言语。让我们成为一个有道德,言行举止高尚的人。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最早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早期,董仲舒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

为宇宙的根本法则。并且董仲舒认为,仁、义、礼、智、信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也正是因为这些规则与约束,被历代封建统治者不断宣传,不断加强,不断完善,不断推广,久而久之影响着古代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在很大的程度上维护的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同时也起到了维护社会安定,规范人际关系之间的交往。

其实对于传统伦理中的“”和“”,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也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首先,如果我们能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遵守道德与法律,不越过红线,那么就有利于维持我们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发展与进步,进而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体会这个世界的美好,让这个世界处处充满和谐以及美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6
三纲指的是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为臣纲,五常指的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第2个回答  2021-08-06
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为仁,义,礼,智,信,这些全是儒家理论的思想。
第3个回答  2021-08-06
五常是非常常见的, 仁、信,礼、义、智.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这就是传统的三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