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临死前发3桩毒誓,但受苦的却是百姓,那窦娥发誓为何连累百姓?

如题所述

文|飞鱼说史

当您为第二天的方案辛苦熬夜加班一宿没睡,结果第二天却被老板骂得狗血喷头,说偷了懒,没做出好的方案时,您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我想您会在心里为自己鸣不平,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

如今,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已经成为了不少人嘴里的口头禅,一旦自己受到了委屈,都会把窦娥给拉出来展示一番。

但是真正知道窦娥受了什么样冤屈的人,却少之又少。

甚至还有一些人觉得窦娥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要不为何在现在的知名度那么高呢?

其实窦娥只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中的人物,这杂剧本叫《感天动地窦娥冤》,只不过我们现在人习惯简称其为《窦娥冤》罢了。

关汉卿大约出生于公元1234年,这一年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蒙古灭了金朝,他家祖辈是行医的,这就导致了他在生活条件上要明显优越于一般的百姓,自然也有幸接受了教育。

元朝统一了全国之后,关汉卿也被编入了“医户”,按照一般的剧本发展,关汉卿长大后也要从医,但在元朝的高压统治之下,即便是有一技之长的医生,生活起来也非常难。

关汉卿不得已便只能编排演出活动来做个兼职,以此赚点外快。

还别说本来只是一个兼职,做着做着就成为了他的主业,因为他实在是太能编了,编出来的杂剧,不仅好卖,还很叫座。

而《窦娥冤》就是他众多剧本中最脍炙人口、流传最广的代表作。

窦娥在临死前发了3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那么窦娥究竟受了什么样的冤屈,她发的毒誓为何要连累百姓,关汉卿借此又想表达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

窦天章:我只是一个穷书生,为了进京赶考只能卖了女儿

窦娥出生不久,母亲就去世了,窦娥的父亲叫窦天章,他只是一个穷酸书生,一边想要出人头地参加科举,一边又要照顾小窦娥,确实不容易。

在窦娥七岁那年,窦天章觉得自己已经修炼成功,可以出关了,于是便决定进京赶考,可是他却没有盘缠去京城,经过痛苦的挣扎后,窦天章便把窦娥卖给了蔡家当童养媳。

这件事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不少人也觉得窦天章心太狠了吧,连自己的女儿都能卖掉。

其实这在元朝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穷人家养不起孩子,便会把给卖掉,一来总比在家里被饿死要好,二来还能换些银两救救急。

啥?没考虑过女儿的感受?

可是在当时谁又会考虑女孩的感受呢,在活下去和女儿之间,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这不是哪一个家庭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窦天章拿着卖女儿的钱进了京,他认为迎接他的将是灿烂的人生,但殊不知,窦娥的悲惨人生才刚刚开始。

张驴儿:强娶窦娥,得先要了蔡婆婆的命

窦娥在蔡家做了十年的童养媳,等到她十七岁的时候,便嫁给了蔡家的少爷,但是这少爷也是一个命苦的主,与窦娥结婚还没两年,便生病死了,只剩下窦娥和蔡婆婆两人相依为命。

无依无靠的婆媳两人生活得很不容易,但越是弱势的人就越有人欺负,当地的一个流氓地痞张驴儿就是一方恶霸。

张驴儿有个爹张老儿,他们两人看着窦娥这一双婆媳就觉得很能看上眼,于是便赖在蔡家不走了,张驴儿便强迫着蔡婆婆嫁给张老儿,蔡婆婆没有办法只能答应。

看着蔡婆婆的顺从,张驴儿便得寸进尺,想着自己再把窦娥给娶了,奈何窦娥却死活不答应了,并且把张驴儿骂了个狗血喷头。

张驴儿不能忍,他认为只要蔡婆婆不在了,窦娥就不得不从,于是便趁着蔡婆婆生病要喝汤的时候,把毒药倒进了蔡婆婆的汤里。

可是也巧了,这蔡婆婆刚端到汤想喝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不舒服,就不想再喝了,她本着不能浪费的原则,就让张老儿把汤给喝了,结果没一会便中毒咽气了。

看着自己毒死了老爹,张驴儿的肺都要气炸了,但他又不能承认是自己下的毒,于是便将下毒的罪名栽赃到了窦娥的身上,并报了官。

窦娥:我真的是被冤枉的,我的冤屈只有老天爷知道

楚州知府也是一个混球般的人物,接到张驴儿的状子,便将窦娥抓到衙门来审问,逼她招认,可是窦娥被打得死去活来,就是不认罪。

知府觉得这也不是一个事,为了逼迫窦娥,便扬言要打蔡婆婆,窦娥是个孝顺的人,她念及婆婆已经年纪大了,根本不经打,便含冤招供,承认是自己下了毒。

就这样窦娥被判了死刑。

在临刑之前,窦娥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冤了,人人都看不到自己的冤枉,但老天爷一定能看到,于是她便含泪向苍天发了毒誓:

为了证明我的清白,我死后,一腔热血会全溅在上空的白练上,六月的天气也会天降大雪遮盖我的尸体,楚州从此之后要大旱三年!

刽子手没管窦娥的哀嚎,还是行了刑,而窦娥的血正如窦娥发得誓言,全部溅到了白练上,紧接着天地变色,狂风大作,随即在六月的天飘起了鹅毛大雪,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楚州还真大旱了三年。

直到这时候人们才确定窦娥是冤枉的,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窦娥的父亲窦天章进京赶考之后还真当了官,等他返回楚州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女儿已经被冤杀了,窦天章严查此案,洗刷了窦娥的冤屈,而张驴儿也被判处了死刑,那个楚州知府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由此可见,窦娥虽然最后被沉冤昭雪了,但依然免不了让人替她惋惜,尤其是三个毒誓一一应验的时候,又感动了多少人?

那么心地善良的窦娥为何要让楚州大旱三年,这岂不是连累了其他百姓,让他们无法继续正常生活吗?

其实在元朝统治者的盘剥下,人们早已经没有正常的生活,她要楚州大旱三年正是为了惩罚那些贪官污吏,让他们无法继续盘剥水深火热中的人们。

这部《窦娥冤》犹如一篇声讨元代统治者的檄文,通过纯洁、善良的窦娥的悲剧,揭露了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地痞流氓横行和官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行,斥责了元朝时期社会的混乱、畸形的丑恶本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6

窦娥的悲剧在封建社会具有典型意义,正如剧中所说:“这正是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她的经历实质上是一般人民群众生活遭遇的集中反映,特别是封建社会中妇女悲剧命运的集中反映。

——内蒙古大学汉语系教授马冀

01.总述

各位,窦娥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塑造的,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之一。咱今天就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来讲一讲窦娥的3桩毒誓,以及它对百姓造成的不良影响。据《感天动地窦娥冤》记载,这三个毒誓分别是:一要自己的鲜血都飞在悬挂于旗杆上的丈二白练上;二要三伏天降下瑞雪,遮盖尸首;三要楚州大旱三年。实事求是地讲,这第一个毒誓很是悲壮,能说明窦娥的确是被冤枉的。至于后两个,很明显会影响楚州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所以说会连累百姓。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感天动地窦娥冤》

02.窦娥为什么要发三大毒誓?

据关汉卿说,窦娥从小命就苦,三岁丧母,七岁就被卖到薛家当了童养媳。所谓天有不测风云,在她17岁那年,丈夫死了,留下窦娥与婆婆相依为命。不料,当地有个恶霸叫张驴儿,他看中了窦娥的美貌,想要把他占为己有,奈何窦娥的婆婆碍手碍脚的。于是就买了毒药,准备毒死她。不料误打误撞地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于是,张驴儿将窦娥告到了官府,说她毒死了自己的父亲。

从三大愿起,关汉卿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它的可能性包含在他赋予少妇的斗争到底的灵魂中。没有人为她昭雪,她为自己昭雪。她为自己昭雪,岂不加强人间暗无天日的暗示?

——李健吾

03.多角度审视三个毒誓,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罗辑

楚州太守桃杌收了张驴儿的钱财,逼着窦娥承认自己犯罪。后者怕婆婆受不了酷刑,只得招认,但她心有不甘,指着天地大骂了一通,并发出了那三个毒誓。各位,窦娥之冤,在于没有官府为自己做主,这是封建之弊;窦娥之冤,在于看客多而援者少,这是人性之殇;窦娥之冤,在于女子柔弱没法抗争,这是女性之悲。她的三个毒誓,都应验了,足以说明连老天都认为她是冤枉的。

但说个不恰当的比喻,她的毒誓就像投向广岛长崎的原子弹,虽然能消灭法西斯,但却“殃及池鱼”!她要楚州大夏天的下雪,那势必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古代以农业立国,如果气候失常,到时候颗粒无收,受害的可不就是百姓?还有楚州大旱三年,那又得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啊!窦娥的毒誓连累了百姓,不知道她在九泉之下有知,会是什么反应?

第2个回答  2021-04-25

古时候的许多 皇朝,都留有了较为有象征性的文化艺术。唐代的诗文、宋代的词作,皆是让后人人崇拜的经典,元朝的杂剧中国戏曲也非常知名。元朝仅持续90很多年,与别的时期对比,算作比较短暂性,却发生过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很多杂剧文学家。

《窦娥冤》的作者和由来

关汉卿乃一代才俊,被称作“杂剧的创立者”,即然有这般高的点评,肯定并不是沽名钓誉。他的许多著作经历数百年而不朽,在其中《窦娥冤》基本上无人不晓。

实际上窦娥仅仅元朝戏曲家关汉卿写作的杂剧中的角色,这杂剧本叫《感天动地窦娥冤》,只不过是大家如今人习惯性通称其为《窦娥冤》而已。

关汉卿大概出生于公年1234年,这一年在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儿,那便是蒙古族灭了金朝,他们家祖上是从医的,这就造成了他在日常生活标准上应显著优异于一般的老百姓,当然也荣幸接纳了文化教育。

元朝统一了全国各地以后,关汉卿也被纳入了“医户”,依照一般的台本发展趋势,关汉卿长大以后还要从医,但在元朝的髙压执政下,就算是有一技之长的医师,日常生活起来也十分难。关汉卿迫不得已便只有编辑演出活动来做一个做兼职,为此挣点外块。

还不要说原本仅仅一个做兼职,做着做着就变成了他的主营业务,由于他确实是特能编了,造出来的杂剧,不但好卖,还很叫座。而《窦娥冤》就是他众多剧本中最脍炙人口、流传最广的代表作。

窦娥的故事

窦娥的故事里面有的不光光是窦娥的冤假错案,还有着窦娥自己的惊世的三个大预言。

窦娥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窦天章是个读书人,由于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窦天章从蔡婆婆那里借了不少银两,很久都不能还上。无奈之下,含泪把女儿窦娥送到蔡家当童养媳,其实他也舍不得,只是当时的处境没得选择。

蔡婆婆心肠也不错,不仅不让窦天章还账,另外还给他一些银子,支持他安心读书,争取以后能考取功名。从小就很懂事的窦娥,深的蔡家人的欢心,不把她当外人。正当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的时候,灾难降临到蔡家,窦娥的丈夫和公公先后病死。命运就是这么不平,丈夫去世的早,她恪守妇道,尽心尽力的侍奉婆婆,两个人相依为命。

尽管窦娥抱怨过,也曾一个人躲在房间痛哭,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只能坚强地活着,照顾好日渐年迈的婆婆。窦娥生的一副好姿色,有个名叫张驴儿的公子哥,早就对美丽善良的窦娥有非分之想。想要威逼利诱她为妻子,但她并不为之所动容。张驴儿的出现,让窦娥的命运就此开始黑暗起来。

张驴儿有个爹张老儿,他们两人看着窦娥这一双婆媳就觉得很能看上眼,于是便赖在蔡家不走了,张驴儿便强迫着蔡婆婆嫁给张老儿,蔡婆婆没有办法只能答应。看着蔡婆婆的顺从,张驴儿便得寸进尺,想着自己再把窦娥给娶了,奈何窦娥却死活不答应了,并且把张驴儿骂了个狗血喷头。

张驴儿不能忍,他认为只要蔡婆婆不在了,窦娥就不得不从,于是便趁着蔡婆婆生病要喝汤的时候,把毒药倒进了蔡婆婆的汤里。可是也巧了,这蔡婆婆刚端到汤想喝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不舒服,就不想再喝了,她本着不能浪费的原则,就让张老儿把汤给喝了,结果没一会便中毒咽气了。

看着自己毒死了老爹,张驴儿的肺都要气炸了,但他又不能承认是自己下的毒,于是便将下毒的罪名栽赃到了窦娥的身上,并报了官。

窦娥:我真的是被冤枉的,我的冤屈只有老天爷知道,张驴儿和县太爷串通一气,逼迫窦娥承认自己的的罪行,但是窦娥怎么可能会屈服,从未低头认罪。可是贪官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判成死罪,窦娥经受了残酷拷打,拒不承认。但是可恶的贪官居然要拷打婆婆,可她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婆婆受罪,只能无奈按照他们意图招供。

在被砍头之前,窦娥对着苍天发了3个毒誓:

第一条是她要让刑场的白绫上面溅满了血,这一条果然实现了;第二条是她希望六月飞雪,果不其然,正值六月暑天这个地方却白雪飘飘,仿佛在为窦娥的冤魂叫屈;第三条窦娥希望这个地方大旱三年,最后也得到了验证

不是有句话这么讲的:“在雪崩的时候,没有一朵雪花是无辜的!”身处于这种社会,没有一个人能独善其身,也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剥离开来。

当然,这是从宏观的角度思考,实际上,窦娥并没有那么狠,她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因为她不想看到婆婆受刑,所以她才含泪认了罪,若不是婆婆,以她的性格,就是被活活打死也不可能认罪!所以,你看她发的三桩毒誓,尤其前两桩,基本都是为了给自己洗白冤情,只有第三桩,增大了打击面,把整个州府的人都涵盖进去了

刽子手没管窦娥的哀嚎,还是行了刑,而窦娥的血正如窦娥发得誓言,全部溅到了白练上,紧接着天地变色,狂风大作,随即在六月的天飘起了鹅毛大雪,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楚州还真大旱了三年。

其实在元朝统治者的盘剥下,人们早已经没有正常的生活,她要楚州大旱三年正是为了惩罚那些贪官污吏,让他们无法继续盘剥水深火热中的人们。

第3个回答  2021-04-01
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百姓受苦了,才会有意志反抗权利,不然谁会体会到窦娥的冤情,她一张嘴说不过,那就让全天下的人来说她的冤情。
第4个回答  2021-04-01
因为窦娥觉得自己非常冤,她也没有想到会连累百姓,所以她是没有预料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