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用韵

如题所述

一、押韵。
1 押韵的表现及语音条件
古诗词都是押韵的。现代诗有人说可以不管押韵。但我想既然叫“诗”了,还是要押韵的好,否则干脆叫其他的名字好了。
何为押韵?押韵其实就是在语音上造成一种回环效果,形成一种韵律美感。要制造这种效果,一般来说,是在句尾处、在韵母上做文章。让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在句尾位置上重复出现,就可以形成这种韵律美感。但也不限于此,西方就有押“头韵”的,might and main、saints and sinners等等,念起来同样有回环的美感,人家也可以叫rhyme。这种花活,我们的前辈们也在诗里玩过,但未成声势。所以,这里讲的押韵,只就韵母来说,且只就句尾来说。
何为相同或相近的韵母呢?一般把韵母分成三个部分韵头、韵腹、韵尾。如ian。i是韵头、a是韵腹、n是韵尾。ia,i是韵头,a是韵腹,韵尾为零。ai,韵头为零,韵腹为a,i是韵尾。【按:嘴巴张得最大的部分是韵腹】一般来说,韵头不影响押韵。ang、iang;ai、uai。一起押韵没什么问题。韵尾就有些影响了。an和ang,in和ing,ai和a一般来说,是不押韵的。但有时凑合为之,也可以。韵腹对押韵的作用似乎是不言而喻的,a和o,i和u,很少在一起押韵。但也非绝对,我们知道京剧十三辙中就有“一七”辙,i和ü就放在一起押韵。总体看来,韵腹对押韵起的作用最大、韵尾次之、韵头又次之。【凡事并无绝对,据说闽语的一些民间艺术显示某些闽方言韵头对押韵的重要性反而超过韵腹,待考。】声调在押韵中的作用,不敢妄估。个人以为肯定是有作用的,同调字押韵,回环的效果肯定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押韵绝不是什么神奇的或者说要很多专业训练的事情。押韵绝对是天籁,不论在中国还是英美,七八岁的儿童,都具备押韵的能力,他们会利用同韵母(或相近韵母)的回环发明出各种各样的语音游戏。
2 古诗押韵与歌曲
如果纯属天籁,不含人为规定,那么诗词押韵应当是跟歌曲的押韵一样的。是否能押韵,完全看语音是否相近。
蒹葭(《诗经 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在水一方(琼瑶作词)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
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仿佛,
她在水的中央。
《诗经》的押韵在很多人看来,是未经修饰的,纯然天籁。当是兴之所至,歌之咏之。诗人觉得苍、霜、方、长、央这几个字韵母可以回环,便拿来押韵了,他可能是没学过语言学的。琼瑶当然受过注音字母的训练,不过我们也相信即便没有这样的训练,她还是能写出这样的歌词的。另外,苍、霜、方、长、央都是平声字,这也让我们相信声调对于押韵也是有作用的。

3 格律诗的押韵
格律诗又是another story了。格律诗对押韵就有很多人为的规定了。比如,韵脚字必须是平声字。这个就是违反天籁的。唱歌的是,咏叹的时候,怎么可能都是平声字收呢?啊,白云。平声收。啊,黑土。就是上声收了。
格律诗对韵脚的另一个规定就是官韵。中国地域广阔、方言繁杂。科举的时候,要是各用土风,都用自己的方言来作诗。那考官非得头大不可。于是就出现了《广韵》、《礼部韵略》这样官方的、指导性的韵书。将某字归入某韵做了规定,举子们按照这样的韵书押韵方才可以。
这种官韵的影响得两头看。一方面,人为痕迹加重,一些诗的韵律感跟口耳不和。比如,十三元中,元原等字跟魂、痕一起押韵。另一方面,官韵制定时,也是参酌当时的读音而定的,所以,作诗跟口耳并非完全脱离,应该说,当时的标准音跟韵书的距离应该是不远的。而且,当时人作诗并非全依官韵。平时自己玩的时候,就有出韵的,大概就是用自己的方言在作诗了。
总之,格律诗的押韵掺杂了很多的硬性的规定。所以如果声称要写格律诗,那么就得遵循这样规定了。找本韵书(一般用《平水韵》),选韵书中归入同韵的字,来做韵脚字。
4 词的押韵
词的押韵跟诗大致走了一个类似的轨迹。最初大概也是纯乎天籁的。各个时代的词人押韵情况不同。可以推测是因为他们各用自己的口音去押韵,由于地域和时代的差异,便形成了这些不同。到后来,词跟音乐脱节,成了一种纯书面的古雅的艺术,很多人为的东西就加进来了。所以,如果声称要填词,就找一本《词林正韵》,按照上面的规定来填韵吧。

5 音韵学与古诗词押韵
首先,它们是互相解释的关系。古诗词押韵是音韵学的重要资料,通过整理押韵,我们就能知道古代语音的一些信息。还是举《关雎》的例子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采跟友押韵。说明它们在《诗经》时代韵母很近的。反过来,音韵学搞好了,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古代的押韵了。台、贻;唉、矣;碍、疑。从形声字上看,我们知道部分的ai跟i韵母的字,在诗经时代韵母很近。押韵中也有这样的例子。“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思和来一起押韵便不足为怪了。
其次,音韵学对于学习格律诗的押韵有无用处?我想,说有用也有用,说无用也无用。说无用是因为你只要去背平水韵就行了,无须什么音韵学的知识。说有用是因为背了不容易记住。音韵学能帮助你记忆。比如北京话读an、ian、uan、üan的字,在《平水韵》中被归入了上平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一先这些个韵中。十四寒主要是an和uan。都是《广韵》中的寒桓韵字,属于一等字。十五删,主要是an、ian、uan。是《广韵》删、山韵字,属于二等字。【“等”的概念以后介绍】仔细比较这些字,就可知道删韵里今读韵母为an的字,它的声母主要是b、p、m、zh、ch、sh。儿寒韵里读an的字,声母为b、p、m、g、k、h、d、t、n、l。因此我们可以给出规律:凡北京话今韵母为an,声母为g、k、h、d、t、n、l的字基本都是《平水韵》寒韵的字,而声母为zh、ch、sh的都是《平水韵》删韵的字。这跟古今音变有关系,兹不详论。【古代还有一部分收-m的字,今读也为an。兹亦不论。】

附:《平水韵》元、寒、删、先四韵字。
十三元:元原源园猿辕坦烦繁蕃樊翻萱喧冤言轩藩魂浑温孙门尊存蹲敦墩暾屯豚村盆奔论坤昏婚阍痕根恩吞沅媛援爰幡番反埙鸳宛掀昆琨鲲扪荪髡跟垠抡蕴犍袁怨蜿溷昆炖饨臀喷纯

十四寒:寒韩翰丹殚单安难餐滩坛檀弹残干肝竿乾阑栏澜兰看刊丸桓纨端湍酸团抟攒官观冠鸾銮栾峦欢宽盘蟠漫汗郸叹摊奸剜棺钻瘢谩瞒潘胖弁拦完莞獾拌掸萑倌繁曼馒鳗谰洹滦

十五删:删潸关弯湾还环鹌鬟寰班斑颁般蛮颜菅攀顽山鳏艰闲娴悭孱潺殷扳讪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2
看《平水韵》《声律启蒙》《王力的诗词韵律》这对你都有帮助。
第2个回答  2013-09-22
有1 3 2 4韵 的 五言七句 才可以
第3个回答  2013-09-22
去百度搜,有一个表。希望可以帮助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