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六十三回访官所唱的《赏花时》何解?

附:翠凤毛翎扎帚叉,闲为仙人扫落花。你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你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叫人留恨碧桃花。

曹雪芹绝对是汤显祖的拥趸。展读《红楼梦》,汤显祖的踪影贯穿始终。除了那令宝黛痴迷沉醉的《牡丹亭》外,第二十九回中,亦有《南柯梦》现身:贾母一行人听戏于清虚观,随机拈出的前两本〈〈白蛇记〉〉〈〈满床笏〉〉已经很不如老太太的意,再问第三本时,竟系《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这三出戏连在一起,明确暗示了贾府由兴起到烈火烹油的极盛期直至最终衰落的过程。
而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里,汤显祖另一名作〈〈邯郸记〉〉,却常被读者忽视。彼时尚值大观园鼎盛,入晚,宝玉的丫鬟私下为他庆生。其间请来了各房姑娘及少奶奶李纨,玩了一个很重要的游戏:报花名。牌子上的每种花都对应着席上的某个女子,判词则预示她的命运,多为万境成空的悲剧人生。
游戏开始前,众人撺掇小戏子芳官唱支曲子助兴。芳官拗不过,只得细细地唱了一曲《邯郸记●赏花时》。在诸芳云集的夜宴上,安排这样一出戏里的这样一支曲子打头阵,可谓别有深怀。个人觉得,它不但以这慨叹人生虚无的戏曲昭示与宴诸芳命运无常,更以“赏花时”这个曲牌名与接下来的报花名游戏相对应,进一步将在座者黄粱一梦的归宿揭示于读者面前。再者,王实甫《西厢记》里,崔莺莺唱的第一支曲也叫〈〈赏花时〉〉:“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这还不够清楚么?

也许更有一层含义。王安忆曾说过这样的话,大致意思是,任何伟大小说都有一把钥匙,一旦掌握了这钥匙,读者就可分花拂叶,登堂入室。要找到〈〈红楼梦〉〉的钥匙,必须细读第一回僧道间的对白。它告诉读者重要信息:大观园诸般情种前身皆为神灵,为完一段孽缘才纷下红尘。待缘尽,自当重回天庭,各司其职。
就让我们以这把钥匙来解析《邯郸记●赏花时》。它是来蓬莱山门外扫花的何仙姑唱的第一支曲。何仙姑已入仙班,她请吕洞宾到尘世度人扫院,以便抽身赶赴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这个被“度回”天庭的尘世女子是谁呢,莫非便是当年被带到那滚滚红尘中体验了一番人间情爱的前神灵?
接向来就似乎顺理成章了——唱此曲者不是他人,正为芳官。当大观园诸芳被雨打风吹散之际,她自然不可幸免,很快就被赶出贾府,到水月庵做了名挨打受骂的小尼姑。一天,宝玉跟班茗烟偷偷爬在水月庵的墙头,见她正在淌眼抹泪地扫着地。
反观《赏花时》第一句:“翠凤毛翎扎帚叉,闲踏天门扫落花。”何仙姑司扫山门之职,芳官也得担当扫庵杂务;何仙姑是道家神仙,芳官到底也出了家。由是观之,曹公安排芳官演唱此曲有一石二鸟之意——既点明红楼诸艳的人间遭际终成一梦,终须被“度回”天庭的冥冥大运,更具体明确了其中的芳官将由吕洞宾召回天界,履行打扫山门落花的职责。
当然,这结局还是体现了作家多么仁慈与美丽的向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3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曾引用过这首曲子。《红楼梦》中“红楼十二支曲”曲名都有深意,所引用的“赏花时”之名的含义也可深思。这首曲子的隐寓不在曲文本身,而在有关剧本的人物与主题上。 吕洞宾让卢生睡磁枕入梦,可以说是他让卢生也体验一下自身的感受,因为做黄粱美梦的曾经是吕洞宾自己,卢生只不过是再现一枕黄粱而已。《吕纯阳集》中说:吕洞宾曾随钟离同憩歇于客店,钟离先生自己做饭,吕洞宾打瞌睡,梦见他自己变得荣华富贵,“簪笏满门”,“权势熏炙”,后来“忽被重罪籍没,家资分散,妻孥流岭表,路值风雪,仆马俱瘁,一身无聊,方兴浩叹,恍然梦觉”,钟离在旁边生火煮饭,“黄粱犹未熟”。情节几乎与卢生所梦一样。这也是颇为耐人寻味的。而在《红楼梦》中,作者插入“黄粱梦”的曲子,也不是出于偶然,其中既有作者人生如梦的消极思想的流露,也体现出他正确地预示出封建大家族必将没落的深刻而周密的艺术构思。
相似回答